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不明,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疾病的延误诊断非常突出。脂质组学技术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外周血、子宫内膜液、腹腔液和卵泡液的鞘磷脂、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丝氨酸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疾病分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在位子宫内膜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联合磷脂酸有望成为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物标志物;外周血的脂代谢数据对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也有重要价值。脂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发病机制、疾病预测、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polypEP)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总体人群中发病率约25%,近年有逐渐增加趋势,宫腔镜的广泛应用使对EP的认识逐步加深。1EP的临床病理表现EP多因不规则阴道流血、经量增多、不孕就诊,部分患者体检时发现。一大样本资料显示62.3%的EP发生于绝经前,37.7%为绝经后患者,高峰年龄50岁。目前EP的病因不清,但认为与雌激素关系密切,服用三苯氧胺(TAM)及激素补充治疗(HRT)增加EP的发生。EP由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和间质增生而成,可呈舌状、指状,多位于宫底部,以单发性多见,直径约0.5~2cm,与周围内膜的色泽相似。显…  相似文献   
3.
CT及ERCP对肝吸虫性急性胆道梗阻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吸虫性胆道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手术证实的肝吸虫及其团块引起的急性胆道梗阻47例,其中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Oddi's括约肌)切开术(EST)证实20例,胆总管探查术证实27例,分析其研及ERCP特点。结果43例患者见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肝内胆管从肝门向被膜方向均匀扩张,39例轻中度肝外胆管扩张,两者扩张不成比例。41例被膜下胆管末端呈囊状或杵状扩张。38例胆囊扩大,9例胆囊内可见软组织团块影。13例见胰腺肿胀,8例见胰管扩张。20例ERCP中16例见肝外胆管轻中度扩张,18例见肝内胆管呈迂曲扩张延伸,末梢呈囊状扩张,可见肝内扩张小胆管突然中断征象,在胆管内可见泥沙样、絮状不规则充盈缺损。3例见肝囊肿与扩张胆管相通。同时20例行FAT术,成功解除梗阻。结论急性梗阻性黄疸患者,CT显示肝内胆管均匀弥漫扩张,肝内胆管末端呈囊状改变,伴或不伴肝外胆管扩张,可诊断肝吸虫性梗阻。ERCP可通过抽取胆汁,找到肝吸虫或其虫卵而证实,并可通过FNT术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4.
邓琳  陈正云  林俊  张信美 《浙江医学》2005,27(7):514-515
在子宫发育过程中两侧苗勒管侧方融合异常可形成纵隔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畸形,在胚胎发育的第10~12周双侧苗勒管合并后若纵隔未能吸收或未完全吸收则形成纵隔子宫,发生率约为0.9/万~1200/万,占先天性子宫畸形的80.00%~90.00%。由于纵隔子宫易导致不孕、反复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妊娠结局,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纵隔子宫的诊断和治疗仍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对1999年4月至2003年6月所诊治的53例纵隔子宫病例的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纵隔子宫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何愿民  陈正云 《医疗装备》1999,12(11):44-45
美国CIBA.CORNING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其合理的价格;适中的分析速度;极好的重复性、准确性;特别是方便的后台操作深受中型医院青睐。但由于其传感器较多,电路复杂,且国内销售公司提供的维修网点有限,使得很多常见的简单电路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正常工作。本文就几个常见的电路问题结合笔者几年使用经验谈谈该仪器说明书上没有涉及的几个问题。一、坏波长问题1.故障现象:仪器报告错误且在状态栏中出现“badwavelength”(坏波长)。2.故障分析与排除:该仪器分析原理是分光光度比色法,为保证…  相似文献   
6.
王芬  张玉琼  唐桂琴  陈正云  倪梅 《全科护理》2013,(27):2528-2529
[目的]总结宫腔镜手术病人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4月40例行宫腔镜手术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行宫腔镜手术病人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对于手术成功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式或腹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性子宫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取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非脱垂子宫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非脱垂子宫患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术中均未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均进行随访,阴道残端愈合好,未发现残端肉芽组织增生、息肉形成和盆腔炎性包块等并发症。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具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和术后腹部无疤痕等优点,已逐渐取代腹式子宫切除术成为治疗非脱垂子宫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下全麻插管患者术中置胃管和鼻饲管并进插入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气管插管的择期行上消化道肿瘤根治手术患者100例,将术中置人胃管与鼻饲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手术中按照常规方法对全麻行气管插管手术患者,在胃管同侧鼻腔置入鼻饲管;实验组应用可视喉镜对全麻行气管插管需置鼻饲管手术患者在直视下沿胃管并行插入法。结果常规组插管时间为17.6±3.8min,一次插管成功率为70%;实验组插管时间为5.2±2.7min,一次插管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术中插鼻饲管所致鼻腔出血、喉头水肿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可视喉镜直视下对全麻患者术中与胃管并行插鼻饲管方法可行,需时较少,损伤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6(IL-1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22例不同期别的内异症患者和22例非内异症对照者的血清和腹腔液中IL-16水平.结果:内异症组血清和腹腔液中IL-16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290.5 pg/ml和539.4 pg/ml,与对照组(分别为296.6 pg/ml和778.1 pg/ml)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按内异症分期,内异症组Ⅰ期 Ⅱ期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中IL-16水平均显著高于Ⅲ期 Ⅳ期患者(P<0.05,P<0.01).对照组血清及腹腔液中IL-16水平也均显著高于Ⅲ期 Ⅳ期内异症患者(P<0.05,P<0.01).另外,内异症患者血清IL-16水平与其自身腹腔液中IL-16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s=0.1824,P>0.05).结论:晚期内异症患者的血清和腹腔液IL-16水平降低;IL-16可能参与内异症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腹腔镜的普及,妊娠期非产科因素的腹部手术逐渐成为其适应证。目前的研究认为腹腔镜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不增加胎儿丢失的发生,维持腹腔压力于10-12mmHg(1mmHg=0.133kPa)之间,控制手术时间,保持有效通气时,CO2气腹对母体的影响极小,并不增加低体质量儿的出生率、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先天畸形儿和低智力儿出生风险,但对胎儿行为发育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妊娠期手术自身影响着胎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