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泌素瘤1955年由Zollinger和Ellison首次报告,故简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Ⅱ型(下称ZES—Ⅱ)。本文收集2例报告如下。例1,男,39岁。患者主诉上腹疼痛伴反酸、嗳气和腹泻等病史3年余,于1983年9月11日入院。入院前2年因间断呕血、黑便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后腹泻稍减但疼痛及呕血、黑便未除,内镜见胃小弯及吻合口处有多发性小溃疡,拟ZES-Ⅱ入院。体检:消瘦、贫血外观。剑突下轻度压痛。化验:Hb8.28/L,大便常规正常,血钾3.8mmol/L,钙及肝肾功能正常。胃液分析:夜间12小时胃液部量2.4L,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12d大鼠胚胎脏层卵黄囊(VYS)向多胚层组织分化的潜能和在逆转录病毒感染下的肿瘤性转化特征。方法在不同培养条件、移植位点的条件下,观察VYS体内外分化的改变;另外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荧光蛋白基因(GFP)转染12d卵黄囊细胞,对GFP标记的转化细胞进行体内外研究。结果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均对体外培养的或体内移植的大鼠卵黄囊向三个胚层分化的进程无特异的导向性。将荧光蛋白标记卵黄囊克隆细胞接种在裸鼠皮下长出了未分化的间质细胞肉瘤。结论12d大鼠胚胎脏层卵黄囊具有向三胚层分化的潜能;逆转录病毒感染导致卵黄囊间质细胞发生肿瘤性转化。  相似文献   
3.
孕产妇505例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省宁德市孕产妇血铅水平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505例孕产妇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情况及家庭、环境等进行询问调查.结果①孕产妇血铅平均值为(0.338 4±0.184 7)μmol/L,其中血铅≥0.483 0 μmol/L占26.13%;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1).②胎龄小于37周的孕产妇血铅平均值明显高于37周以上者(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2 500 g的孕产妇血铅平均值明显低于2 500 g以下者(P<0.01).③环境、饮食因素与孕产妇血铅水平有关(P<0.01).结论孕产妇血铅水平高低对胎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有影响;与环境、饮食因素有关.需重视加强孕产妇铅暴露污染的防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切口疤痕处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患者70例,根据具体情况,定治疗方式,分别行米非司酮+MTX治疗后行清宫术和行介入治疗后清宫术,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人。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发现研究组的患者术中研究组β-HCG恢复至正常所用时间(21.3±2.5)d小于对照(47.3±6.1)d,而且研究组住院所用的时间(11.3±3.1)d也小于对照组的(17.6±3.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后清宫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疤痕处妊娠的疗效明显优于米非司酮+MTX治疗后行清宫术,是目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性p53AIP1(p53regulated apoptosisinducing protein 1)基因抗肿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以评估p53AIP1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构建携带p53AIP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p53AIP1,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2,应用MTT比色法、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术、罗丹明染色以及电镜等观察外源性p53AIP1基因表达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小鼠皮下接种感染Adp53AIP1的小鼠乳腺癌4T1细胞,观察Adp53AIP1对肿瘤细胞体内成瘤性的影响;建立4T1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 直接瘤内多点注射重组腺病毒,观察Adp53AIP1的抗肿瘤疗效。结果:感染Adp53AIP1的HepG2细胞能够高效表达P53AIP1蛋白。MTT检测显示Adp53AIP1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率达50%以上;流式细胞术分析证实p53AIP1使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罗丹明染色、电镜观察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ARP表达的检测均证实p53AIP1 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明显凋亡。感染Adp53AIP1的肿瘤细胞体内成瘤受到非常明显的抑制(P<001), Adp53AIP1瘤体注射对移植瘤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ting以及RTPCR检测证实Adp53AIP1对p53mRNA表达无影响,能下调mdm2 基因的表达;p53AIP1能上调P53蛋白的表达、下调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还影响P21等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p53AIP1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反向调控P53蛋白、调控多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有关,该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重型肝炎患者静脉用药多,输液时间长,并发症多,由于浅表静脉穿刺困难,须穿刺深静脉并留置导管(深静脉置管)[1]。深静脉置管已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方面应用较多,它不仅保证了患者的及时用药,也为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方便,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4-3-3ζ对肺癌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肺巨细胞癌低转移细胞株为模型,利用RNAi技术研究14-3-3ζ被干涉后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变化,探讨14-3-3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发现14-3-3ζ被干涉后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明显提高,黏附能力明显降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提高.结论:14-3-3ζ可能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残留胚胎B超监视下清官20例报告宁德地区第二医院陈惠华,卢少玲宁德市医院陈建斌我种采用B超诊断子宫内胚胎残留物50例,对其中药流、人流或过期流产清宫术后胚胎残留20例,在B超监视下行宫内胚胎残留物清宫术,全部一次性清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明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其病因错综复杂,疾病性质难定,约占老年妇科病主诉的80%以上。生殖迢恶性肿瘤常伴有出血现象,并且好发于老年妇女。现将本院1992~1996年5年间收集的6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恶性肿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讨论。一、资料与方法1.在本院1992~1996年5年间,自然绝经五年以后又发生阴道出血者208例中,发现恶性肿瘤疾病61例。年龄50~78岁,多数患者为不规则明道出血或白带中见血和接触性出血。2.诊断依据: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或活检,子宫分段诊刮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及B超检查。二、结果1.绝经后阴道…  相似文献   
10.
本院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不同给药途径对中期妊娠引产120例,进行效果观察,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无前列腺素使用禁忌症及心、肝、肾、出血性疾病;确认为中期妊娠,孕周在14至26周,查血、尿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者。2.治疗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中期妊娠者120例分成A、B两组,各组均为60例。年龄18至35岁,120例中第一胎88例,第H胎32例。A组采用米非司酮200mg一次D服,36h后将米索前列既200ng放入阴道后穹隆,若无效,6h后再放200re山组采用米非司酮200mg口服,36h后口服米索200ng,每间隔2~3hi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