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线粒体功能、代谢水平变化与骨骼肌功能障碍(SMD)的相关性。方法 将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 60 例 COPD 患者,根据是否并发 SMD分为 COPD-SMD 组(n=21)和 COPD 组(n=39),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3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mtDNA 拷贝数、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活性氧(RO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瘦素 (LP)和空腹胰岛素 (FINS) 等指标,分析线粒体功能、代谢水平与股神经动作电位时间和股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 组和 COPD-SMD 组 PBMCs 中 mtDNA 拷贝数和膜电位显著下降,ROS 则显著升高(t=4.03~9.97,2.92~6.75 和 2.73~3.92, 均 P<0.05),上述指标在 COPD-SMD 组与 COP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5.28和 9.24, 均 P<0.05)。COPD-SMD 组、COPD 组 LP 和 FINS 显著高于对照组,IGF-1 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5.57~8.50,5.27~6.64和3.27~11.57, 均P<0.05)。COPD-SMD组LP和FINS显著高于COPD组,IGF-1较COPD组显著降低(t=10.25,14.26 和 8.01, 均 P<0.05)。股神经传导时间与 mtDNA,膜电位和 LP 均呈显著负相关(r=-0.475,-0.440 和 -0.416,均 P<0.05),与 ROS 和 IGF-1 呈显著正相关性(r=0.421 和 0.471,P<0.05);股神经动作电位幅度与 mtDNA,膜电位、LP 和 FINS 均呈显著正相关(r=0.451,0.464,0.435 和 0.375,均 P<0.05),与 ROS 和 IGF-1 呈显著负相关(r=-0.447和 -0.391,均 P<0.05)。结论 COPD 患者存在线粒体功能减退,代谢水平异常,且与 SMD 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呼吸衰竭组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T3、T4、FT3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及对照组(P<0.01);呼吸衰竭死亡者血清T3、T4、FT3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P<0.001)。结论 COPD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T3、T4、FT3明显低于正常人,缺氧是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有助于判断COPD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3.
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按NYHA分级Ⅱ级以上患者145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老年心力衰竭越严重,胰岛素分泌水平越高,胰岛素抵抗越严重,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经标准抗心衰治疗1年后,各组间胰岛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可做为衡量心功能和心衰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目前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1年后不能改善老年胰岛素抵抗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128例老年CAP患者,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抗体。结果 128例CAP患者60例(46.9%)病原学检查阳性,病原菌45株,其中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14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2株,肺炎链球菌10株。非典型病原阳性18例,主要为肺炎支原体13例,肺炎衣原体4例,3例为混合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4.3%;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为30%,对阿齐霉素耐药率为60%;肺炎克雷伯菌产酶率16.7%,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制剂和亚胺培南敏感。结论老年患者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优势菌株,对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革兰阴性菌选用含有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制剂或亚胺培南,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也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BALF)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以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69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5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纳入肺良性疾病组。所有患者行肺泡灌洗术(BAL),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BALF中CEA、CYFR21-1、NSE水平,比较2组患者及不同临床疗效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肺癌组BALF中CEA、CYFR21-1、NSE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肺癌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Ⅰ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疗效的下降,CEA、CYFR21-1、NSE水平逐渐升高(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3%、82.0%,明显高于CEA、CYFR21-1、NSE任一单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结论早期肺癌患者BALF中CEA、CYFR21-1、NSE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肺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早期肺癌检出率及指导临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 NLR)、D-二聚体( DD)、C反应蛋白( CRP)水平联合检测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患者的死亡风险。方法 2020年 1月 28日~ 3月 5日在武汉第三医院救治的 COVID-19患者 146例,其中生存组 105例(普通型组 46例、重型组 25例、危重型组 34例),死亡组 41例,进行血细胞分析及 DD,CRP检测。采用 Mann-Whitney U检验、二元 Logistic回归、 Spearman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统计学方法,评估 NLR,DD,CRP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 COVID-19患者的死亡风险。结果 死亡组 NLR 13.18±23.31,DD 5.05±5.51 mg/L和 CRP102.84±120.99 mg/L明显高于生存组 (4.07±4.26,0.90±2.18 mg/ L ,34.33±92.4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5.682,-4.466,-4.350,均 P<0.05);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NLR,DD,CRP均是 COVID-19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054,1.056,1.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关分析显示 NLR与 DD(r=0.597)和 CRP(r=0.630)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 NLR,DD,CRP联合检测的 AUC为 0.842,高于 NLR,DD和 CRP单独检测的 AUC(0.800,0.738和 0.732)。结论 NLR,DD和 CRP水平联合检测在预测 COVID-19患者的死亡风险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弥补了单项检测的不足,在辅助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运动心肺功能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OSAH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度组41例、重度组25例,并选择同期单纯打鼾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OSAHS病情严重程度和静态心肺功能及运动心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单纯打鼾组比较,轻中度组、重度组IC、RV/TLC均显著降低,RV显著升高(P<0.05),而FEV1%ped、FEV1/FVC在单纯打鼾组与轻中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静态肺功能指标在轻中度组和重度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打鼾组比较,OSAHS组VO2max%pred、peakVO2%pred、peakO2pulse、VO2/WR、AT/VO2max、VEmax/MVV明显降低,VE/VCO2明显升高 (P<0.05);AHI与peakVO2%pred、peakO2pulse、AT/VO2max、VEmax/MVV呈负相关,与VE/V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运动心肺功能能够反映OSAHS患者的心肺功能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早期监测指标并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运动心肺功能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66例OSAHS病人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度组41例、重度组25例,并选择同期单纯打鼾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OSAHS病情严重程度和静态心肺功能及运动心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度组、重度组深吸气量(IC)、残总百分比(RV/TCL)均显著降低,残气量(RV)显著升高(P<0.05),而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在对照组与轻中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各静态肺功能指标在轻中度组和重度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max%pred)、最大摄氧量峰值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VO2%pred)、氧脉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O2pulse)、摄氧量功率比值(VO2/WR)、无氧阈值(AT)、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明显降低,VE/VCO2明显升高 (P<0.05);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peakVO2%pred、peakO2pulse、AT、呼吸储备(VEmax/MVV)呈负相关,与VE/V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 运动心肺功能可反映OSAHS病人的心肺功能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早期监测指标并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COPD合并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对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4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有5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无创通气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和6个月的疗效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性比较,以及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ACT-L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在治疗2周时,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正常、呼吸困难消失、精神及食欲改善、部分生活自理等指标均有显著优势(P<0.05).在治疗1个月时,2组患者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体重无明显变化、精神及食欲改善、部分生活自理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肺性脑病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和FACT-L生存质量总分显著下降(P<0.05),社会和家庭状况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以及FACT-L生存质量总分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 无创通气在提高COPD合并肺癌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治疗疗效和改善患者生理状况、功能状况以及生存质量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