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云南省MSM人群知晓率、行为等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干预策略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3年在云南省连续开展MSM哨点监测,调查该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吸毒行为、干预措施覆盖等情况,进行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9 07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比例及安全套使用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明显低于同性,吸毒比例和患性病比例呈下降趋势(P<0.01).同居、低知晓率、外省/外籍、居住时间不足一年、文化程度低、未接受过干预、肛交次数多、未曾做过HIV抗体检测等因素为影响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省近4年MSM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初显,但多项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仍需重点关注同居、文化程度低、流动性较大、肛交次数多、有异性性行为的MSM干预,扩大干预覆盖面,继续强化落实HIV动员检测、安全套推广使用等核心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男性居民/村民艾滋病危险行为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5个县,采用概率抽样方法对18~49岁城市男性居民和农村男性村民共3 0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男性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过去1 a嫖娼比例分别为8.6%和9.9%,以少数民族和18~30岁的青年人较高.居民和村民最近1 a与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6.3%和34.2%,调查对象与不同类型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报过去1 a中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0.8%和0.7%,未发现地区和民族间存在差异.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报曾经使用毒品的比例分别为1.4%和4.3%,目前仍在吸毒的比例分别为0.54%和0.55%,少数民族吸毒比例(4.9%)高于汉族(2.9%),艾滋病流行严重地区的居民吸毒率高于低流行地区.结论 云南省因吸毒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持续存在,规模较大的性乱人群加大了艾滋病性传播的危险.建议加大对青少年、少数民族地区和吸毒严重地区的防治力度,将同性性接触人群的干预纳入防治规划中.  相似文献   
3.
325例HIV /AIDS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已近20年,流行形势日趋严峻。目前随着感染人数和临床病人的日益增多,其流行在中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云南省作为中国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至2003年,全省118个县市均已报道了HIV感染者的存在,AIDS病人约占全国报告数的40%。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逐步发展成为AIDS病人。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1989~2005年艾滋病流行分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了解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艾滋病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哨点监测、血清横断面调查和常规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采用Workbook模型对全省现存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人数进行估计。结果1989年首先在边境注射吸毒人群中发现HIV流行,截止2005年12月,全省共发现HIV感染者40 157例,分布于全省16个地州的128个县(市),其中有4个州(市)进入高度流行期,12个州(市)进入中度流行期,估计实际存活感染者人数为9.2万。近3年注射吸毒人群HIV平均感染率为18.3%~22.6%,5个地区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40%;女性性工作者平均感染率为0~5.2%,嫖客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1.8%,67%的县区发现女性性工作者中存在HIV流行;男性性病患者HIV平均感染率为1.7%~2.6%,孕妇HIV平均感染率2003~2005年分别上升到0.37%、0.38%和0.36%,献血员的HIV感染率持续上升,仅昆明市2005年献血员HIV感染率达到0.127%。结论云南省艾滋病疫情地区范围继续扩大,HIV感染途径正发生明显改变,处于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广泛扩散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2004年艾滋病流行分析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采用哨点监测、专题流行病学调查、自愿匿名咨询检测和重点人群筛查等4种方法,收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资料和全省HIV/AIDS病例报告资料。结果2004年全省共监测各类高危和重点人群418630人,新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3486人,AIDS病人316人,死亡186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主要为20~30岁、汉族、男性静脉吸毒者,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于德宏、红河、大理、昆明、临沧、曲靖、文山和保山等。哨点监测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22.6%(2.9%~70.5%),5个州市静脉吸毒HIV感染率保持高水平;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1.7%(0~4.9%);孕产妇HIV感染率为0.38%(0~0.9%),玉溪、昭通首次在孕产妇中检出HIV感染者;暗娼HIV感染率平均为2.0%(0.77%~3.85%);高流行地区医院无关联人群HIV感染率为2.6%。结论云南省HIV流行已经静脉吸毒人群蔓延到全省125个县,并已造成性乱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三分之二的县(区)在暗娼中发现HIV流行,孕产妇HIV感染在增加,全省处于艾滋病广泛流行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传播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云南省德宏州当前艾滋病疫情的传播模式做出初步判断.方法 对德宏州1989-2007年艾滋病监测(检测)覆盖人群数量及其构成比、报告的感染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应用SAS 8.0软件进行分析.将德宏州1989-2007年的人口规模、高危人群规模及高危行为数据、2000-2007年出生性别比、总和生育率等人口学数据带入模型,对德宏州艾滋病传播模式进行判断.结果 病例报告中经性途径感染的比例2005年为39.1%,2006年为46.9%,2007年1月1 日-9月20日的1636例感染者(患者)中约52%为经性途径传播.对1989-2007年监测(检测)人数的构成比标化后结果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而经性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呈上升趋势.亚洲艾滋病流行模型(asian epidemic model,AEM)显示,2005-2007年新发感染者中通过性途径感染的比例分别为50.6%、52.3%、52.7%,经吸毒感染人数比例分别为48.9%、47.2%、46.7%.Workbook模型显示,2007年成人现存活的HIV感染者中,经注射吸毒感染的占50.3%,经性途径感染的占48.4%.结论 德宏州艾滋病疫情经吸毒传播快速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模式已由经静脉注射吸毒为主转换为经性途径和注射吸毒传播两种途径并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了解云南省2015年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并与2005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为评估10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效果和制定下一步宣传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全省16个州(市)大学、大专、中专和职高的12 958名在校青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人口学信息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2015年云南省青年学生对握手(93.0%)、共用针具(97.1%)、无保护性交(95.3%)、母婴传播(93.5%)、血液传播(97.1%)等能否传播艾滋病问题的正答率较高,对蚊虫叮咬(65.3%)是否传播艾滋病,冲洗阴道(63.9%)、外用避孕膏/膜(69.0%)、不共用注射器(62.6%)、使用清洁注射器(60.6%)能否预防艾滋病等问题的正答率较低,各知识问题正答率均较2005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3.9%,20岁以下(80.3%)、少数民族(80.7%)和低年级(82.8%)学生较20岁及以上(87.9%)、汉族(86.0%)和高年级(88.0%)学生的知晓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1.5,62.3,44.7,P值均<0.01);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85.1%)、网络(71.1%)、报刊/书籍(67.7%)和免费宣传材料(65.5%),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比例较2005年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通过网络获得艾滋病知识比例提升最高.结论 云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提高,但仍存在20岁以下和少数民族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问题.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有效性、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2003年HIV/AIDS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云南省HIV/AIDS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 采用哨点综合监测、现患调查、高危人群常规筛检和自愿匿名检测 4种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HIV流行资料和全省AIDS病例报告资料。结果 2 0 0 3年全省共监测各类高危和重点人群 10 6587人 ,发现HIV新检出者 2 4 5 3人 ,诊断艾滋病病人 172人 ,死亡81人。哨点监测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 21.2 % (0.6% - 63.0 % ) ,8个地区静脉吸毒HIV感染率达高水平流行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 2.6 % (0 - 10.8% ) ,其中思茅地区孟连县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 10.8% ;孕产妇HIV感染率为 0.4 % (0 - 1.3% ) ,其中德宏州陇川县、盈江县医院孕产妇HIV感染率达到 1.3%、1.0 % ;昆明暗娼、嫖客HIV感染率分别为 2.5 %、0.8% ,全国HIV流调暗娼感染率 3.74 % (46/1230 ) ;高流行地区医院无关联人群HIV感染率为 1.3% ,献血员 0.07% ,自愿匿名咨询检测检出率为 13.1%。感染者主要为20-30岁汉族男性静脉吸毒者,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于我省德宏、红河、大量、昆明、临沧和保山。结论云南省HIV流行经静肪吸毒人群蔓延到全省,HIV感染率继续上升,并且造成性乱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孕产妇人群HIV感染率进一步上升,高流行地区医院无关联人群HIV流行率超1%.全省面临艾滋病广泛流行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留守妇女艾滋病高危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3~5月,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抽样法对云南省德宏州、临沧市的500名留守妇女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留守妇女艾滋病知晓率为71.0%,35岁以上年龄、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在婚、汉族、现居临沧市、未曾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者知晓率较低。近一年28.6%留守妇女有过丈夫以外的性伴。多性伴行为危险因素:年龄35岁以上、少数民族、丧偶、现居住德宏州、未曾接受艾滋病相关服务、配偶有吸毒行为。临时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0.7%、58.3%。1.4%留守妇女吸毒。67.4%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留守妇女艾滋病知识认知程度较低,多性伴比例较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低,今后应加大对艾滋病高流行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干预力度,尤其是少数民族、低文化水平、未曾接受过相关干预服务者的干预,重点关注多性伴、有吸毒行为留守的妇女。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现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云南省德宏州2005-2007年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2003-2007年吸毒和暗娼人群监测数据等资料,并于2007年10月26日-11月7日开展专项调查,对暗娼、嫖客、感染者及其配偶、关键知情人等共计685人进行定性访谈,了解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7年1月1日-9月20日报告的1636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患者)中,经性传播的比例占52%.586例经性传播感染的人群中,40.6%有商业性性行为,28.6%有婚外非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均低于30%.2003-2007年暗娼哨点监测结果显示,娱乐场所暗娼HIV阳性检出率为3.3%~5.5%,最近1个月与客人的安全套使用率为29.4%~84.4%,但与固定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仅为9.5%~34.8%.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5.0%,但在部分预防知识上仍存在误区.结论 目前性传播已成为德宏州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卖淫、嫖娼、姘居、多性伴、随意性行为等现象普遍存在以及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是导致德宏州艾滋病经性途经传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