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0月10日至27日在新疆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和托托乡共对600头试验牛(黄牛)进行伊维菌素注射剂注射对牛皮蝇蛆病进行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伊维菌素(伊力佳)注射剂对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达到100%,说明伊维菌素对牛皮蝇蛆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鼠疫F1McAb亲和层析法纯化鼠疫F1抗原及用Lodogen法制备~(125)I-F1标记物的方法。并以此标记物为试剂,用于固相放射免疫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试验表明,固相放射免疫试验较间接血凝试验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而且可用于检测各种鼠疫动物血清。操作程序亦较放射免疫沉淀试验简单,主要省去了离心沉淀及抽吸游离~(125)I-F1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调查区位于东经88°33′~90°40′,北纬37°20′~38°20′。包括部分西阿尔金山和东昆仑山北翼支脉。1985年6~8月,在调查区内捕到啮齿动物15种,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s)为高寒草原带内啮齿动物的优势种。用路线目视法调查,旱獭密度为每公顷0.44只。采到蚤28种,其中Neopsylla angustimanubra,Parancopsylla clavata,Frontopsylla hetera和Paradoxopsyllus spinosus为自治区内新记录种。Oropsylla silantiewi和Callopsylla dolabris是旱獭的主要寄生蚤,其在旱獭体的蚤指数分别为1.49和0.92。用细菌学方法检验各种动物2029只、体外寄生物868组7417只,共检出鼠疫菌24株。其中,从旱獭检出16株、Mus musculus 1株、Oropsylla silantiewi 3株、旱獭虱3株、革螨1株。旱獭自然染菌率为0.93%。用被动血凝法检验各种动物血清1350份,从旱獭和牧犬中各检出鼠疫FI抗体阳性血清3份,其阳性率分别为0.33%和12.5%。 根据以上资料,首次判定调查区内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为Marmota himalayana,主要传播媒介为Oropsylla silantiewi,动物鼠疫在调查期间内均有流行。现已查出的疫源地面积约为9.7万公顷。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开腹手术中常因两处病灶相距远,切口部位病灶的诊断和处理比较困难,创伤面积也较大,腹腔镜手术突出地表现为戳口微小,创伤轻,而且灵活机动,为腹腔镜下联合处理多种腹部病灶提供了可能。腹腔镜联合手术指的是在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同时实施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腹部病变的手术,我科自1998年以来利用腹腔镜这一优势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和阑尾联合切除8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0岁。既往体健,发现胃癌1个月人住我院。人院体检发现患者患有糖尿病,血糖7.6mmol/L。行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术后第2天出现胰瘘。术后第7天出现全身感染、胃瘘及横结肠瘘,同时合并有反复性消化道大出血。Hb最低时61g/L,白蛋白21g/L,血糖在12.3—25.6mmol/L之间波动。在纠正全身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出血的同时,给予肠外营养3765.6~7531.2kJ之间,长达3个月之久,胰岛素用量最高时达100U/d,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鼠疫调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掌握准噶尔盆地鼠疫疫源地的分布、动物区系组成、宿主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蚤类的种群结构以及动物鼠疫的流行动态.方法 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鼠疫血清学和病原学检验方法以及生物化学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进行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 准噶尔盆地共有小型哺乳动物7科11属17种,其中啮齿动物13种,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蚤类8科10属19种;大沙鼠洞群平均覆盖率22.5%,洞群平均密度15.9个/hm2,洞群平均栖息率为70.2%;在大沙鼠洞群鼠类群落中,大沙鼠占总捕获数的72.9%,子午沙鼠占24.5%;夜行鼠类群落中,子午沙鼠占总捕获数的64.0%,三趾跳鼠占15.1%.准噶尔荒漠鼠类群落中大沙鼠的染蚤率最高,为84.9%;染蚤种类有16种,总蚤指数为8.58,以簇鬃客蚤为优势种.准噶尔荒漠啮齿动物血清鼠疫F1抗体平均阳性率5.5%.其中,大沙鼠阳性率12.1%,占阳性总血清的94.3%,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血清阳性率分别为0.7%和0.9%;自大沙鼠、子午沙鼠及其体外寄生蚤--臀突客蚤、同形客蚤指名亚种、长吻角头蚤和簇鬃客蚤共分离出鼠疫菌26株,其中自大沙鼠及其体外寄生蚤分离出鼠疫菌24株,占92.3%;该区域鼠疫菌的生化特性是麦芽糖、阿胶糖、甘油阳性,鼠李糖和脱氮阴性,对小白鼠强毒.结论 准噶尔盆地鼠疫疫源地涉及整个准噶尔区域,有12个县(市)发生了动物鼠疫流行,确定克拉玛依、博乐、吉木萨尔和奇台4个县(市)为鼠疫疫源县(市).疫源地动物、媒介组成复杂,生态系统稳定,主要宿主动物为大沙鼠,鼠疫菌生化型属中世纪型,为中国新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otomv,LC)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在术中或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的胆囊癌被称为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发现胆囊癌后的进一步处理对患者预后有较大的影响,我院行LC30000余例,发现UGC1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例1 女,65岁,维吾尔族,巨大难复性白线疝.病史6年,疝块不能回纳半年,时有隐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食管裂孔疝患者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其中16例做胃底270。部分折叠术(Toupet术),10例做胃底360°胃底折叠术(Nissen术)。19例应用补片修补疵缺口,7例采用7号丝线缝合。结果26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全部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190min,平均110min,失血10~50ml;术后24~48h进流质饮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7d。结论26例患者的反酸症状均在24h内缓解,术后停用抗酸药物,修补术具有疗效确定、安全和创伤小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