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医护(技)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职业暴露因素以及防护的认知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医护(技)人员艾滋病诊疗技术和职业防护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家市级综合医院的相关医护(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护(技)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本防治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一些较专业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存在认识误区,对艾滋病防治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职业防护意识存在差异。结论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医护(技)人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强化培训,提高对不同暴露环节和暴露因素的个人职业防护意识,以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事故的发生和医源性传播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年志愿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开展学校同伴教育活动培训骨干。方法2006年12月,对龙岩市某高等学校部分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325人,其中有5人没听说过艾滋病,320人获取艾滋病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新闻媒体,知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占90%以上。对在校生性行为反对的占58.77%,对AIDS感染者的关爱态度不够理想。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大学生知识水平,但需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道德、关爱、伦理教育为重点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掌握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等情况,评价学校开展AIDS干预工作取得成效。[方法]对实施AIDS干预的龙岩某学院,整群抽取5个系1至3年段425名学生进行跟踪监测。[结果]基线、大二和大三学生掌握AIDS 3种大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7.0%、85.2%和98.5%;掌握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1.0%、80.8%和96.9%;最近一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12%、51.5%和79.1%;对AIDS行为与态度明显改变。[结论]我市高校开展预防AIDS干预效果显著,干预工作需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及时发现龙岩市霍乱疫情,掌握外环境和食品中霍乱弧菌污染情况,为高效处置疫情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霍乱高发季节检索腹泻病门诊就诊病例,开展水体及相关食品污染监测.结果 龙岩市2011-2015年共检索腹泻病例粪便标本2 028份,检测海(水)产品及其它食品1 498份,未检出霍乱弧菌;检测城市及周边水体、水产品养殖水体共970份,捡出4株01群稻叶型非产毒霍乱弧菌.结论 龙岩市外环境水体存在霍乱弧菌污染,加强监测是做好疫情态势评估、及时发现处置疫情的重要手段,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做好霍乱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龙岩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10-2014年水痘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报告水痘4 08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24/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依次为25.08/10万、35.12/10万、32.93/10万、34.81/10万和28.93/10万,2011年发病率最高,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呈明显双峰分布,高峰为冬季(每年11月至次年1份月)和春夏季(4至6月),分别报告1 751例,占42.84%和2 095例,占51.26%;病死率为0;男、女性别比为1.27∶1;病例主要集中在<19岁的儿童、青少年,占81.01%,6~19岁组占54.81%;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29.29%(1 197/4 087);全市共报告暴发疫情8起,罹患率1.16%~7.69%.结论 龙岩市水痘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和季节特征.要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适时开展应急接种;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人员培训,加大水痘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水痘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龙岩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HCV)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龙岩市2013—2022年丙肝病例数据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龙岩市2013—2022年累计报告丙肝病例1 188例,年均发病率4.51/10万,各年发病率总体下降;病例月份占比在6.2%~9.9%,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是武平县(8.09/10万),其次为新罗区(6.02/10万,χ2=200.95,P<0.05);男女性别比1.5∶1,男性发病率(5.26/10万)高于女性(3.75/10万,χ2=32.61,P<0.05);发病年龄以40~69岁为主(69.0%,820例),其中以50~59岁组占比(29.5%,350例)和发病率(9.75/10万)最高,各年龄组年均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577.26,P<0.05);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待业人员为主(68.4%,812/1 188)。结论 龙岩市应加强辖区人群健康宣传教育,加强各项防治措施,有效遏制丙肝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中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为科学制定梅毒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龙岩市7县(市、区)的农村、城市和流动人口3类人群,按随机抽样法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7 053人,其中农村居民占30.1%、城市居民30.0%、流动人口39.8%;男性占53.1%,女性46.9%;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87.5%>流动人口83.0%>农村居民79.5%;男女知晓率为85.2%、81.1%;各年龄组知晓率:农村居民以20~29岁组最高(86.0%),城市居民40~49岁组最高(89.0%),流动人口30~39岁组最高(84.7%).8道知识题中,对“梅毒病人的性伴需要去医院检查”认知度最高(>90.9%),对“一个人看上去健康的人会是梅毒病人”认知最低(<77.5%).各县(市、区)农村居民的知晓率均较低.获得梅毒预防知识途径前3位为电视、宣传活动和宣传材料.结论 龙岩市3类人群掌握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电视和宣传活动是获得梅毒知识的重要途径,健康教育是提高各类人群梅毒知晓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龙岩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就诊人群的状况及高危行为,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龙岩市2009-2015年VCT门诊自愿咨询情况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龙岩市2009-2015年VCT门诊自愿咨询共3 589人,均同意进行HIV抗体检测.自愿咨询者性别比2.1:1,20~39岁青壮年占75.9%,未婚占50.1%,主动求询占70.9%.主要求询原因中,商业异性性行为占66.7%,男男性接触占10.8%,静脉吸毒占3.5%.HIV阳性率0.7%(26/3 589),均通过性接触感染,其中8例同性性接触(30.8%),18例异性性接触(69.2%);梅毒初筛阳性率1.0%(26/2 628).结论 开展VCT有利于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对AIDS防控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龙岩城区蚊类季节消长与孳生状况,配合创卫,指导城区开展灭蚊活动。方法采用人工小时法进行成蚊季节消长密度监测;按照创建省级灭蚊先进城市现场考核办法,开展灭蚊前后不同孳生地蚊类孳生状况调查。结果6~9月份为蚊密度高峰期;灭蚊前后居民住宅和单位内外环境各种积水处蚊幼蛹阳性率分别为29.32%、1.67%,大中型水体蚊幼蛹均未检出,特殊场所蚊密度分别为0.24、0.11。灭蚊前花圃种植园地和居民住宅积水处蚊幼蛹阳性率分别为77.42%、29.20%;旧轮胎露天存放处的平均人诱蚊密度为1.11只,超过省级灭蚊标准。结论开展群众性灭蚊活动时间选择在春夏之交的4~5月份较为适宜。当年度开展的灭蚊活动成效显著,灭蚊后有关指标达到省级灭蚊标准。蚊类孳生地分布与以往不同,建筑工地已不在是主要的孳生地。居民住宅积水处、花圃种植园地和旧轮胎露天存放处作为蚊类主要孳生地是今后开展群众性灭蚊活动的重点治理场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龙岩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HIV和行为学情况,为该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1年连续对403例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标本中HIV感染率为3.7%,梅毒感染率为2.2%。我市MSM年龄以青壮年为主(84.6%),以20岁组人数最多(53.4%);大专以上学历为主(44.4%);未婚占62.5%、异性在婚占33.0%、异性离异或丧偶占4.5%。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用安全套占54.8%,最近一次肛交时使用安全套占85.9%;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占39.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5.5%。结论龙岩市MSM HIV感染情况严重,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干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