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酚妥拉明和硝酸甘油皆可用于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但单用所需剂量大,前者易致心率加速,后者可引起头痛、呕吐和正铁血红蛋白血症[1~2]。我院近4年来采用酚妥拉明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衰(简称危象)28例,疗效显著,减轻或避免副反应的...  相似文献   
2.
动态血压监测观察酰托普利的降压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酰托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2例,服用酰托普利片15mg,po,bid,连续服用2mo。治疗前后测24h动态血压。结果:经酰托普利片治疗2mo后,24hSBP血压下降了(2.3±s0.6)kPa,DBP下降了(1.8±0.5)kPa(均P<0.01),日间及夜间SBP与DBP均能等幅度的降低,总有效率为91%,所有受试病人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酰托普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一线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探讨多沙唑嗪对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将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48例分为两组各2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多沙唑嗪和特拉唑嗪,均为2mg,po,qd,共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降血压有效率分别为835%,783%,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亦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ET浓度下降、CGRP水平升高。结论多沙唑嗪为一安全有效的降血压药物,在降血压的同时有降血脂作用;多沙唑嗪的降血压作用可能部分与其拮抗ET、升高CGRP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5.
200例心房颤动患者病因及抗凝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瑛  钟巧青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527-1528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的病因及抗凝治疗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房颤患者病因组成前四位依次为风心病41.5%;冠心病24.5%;高血压病15.5%;特发性8.5%。治疗多以地高辛为主控制心率125例,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172例,使用华法令28例。【结论】房颤患者病因以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最多见。治疗上应注意控制心率并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华法令应用不足,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不同浓度高密度脂蛋白(HDL,0、10、50和100μg/ml)孵育3T3-L1脂肪细胞16 h,再加入100 ng/ml脂多糖共同孵育6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脂肪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显示,脂多糖刺激使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增加(P<0.05).不同浓度HDL干预的脂肪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脂多糖刺激组,并且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HDL干预的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较单用脂多糖刺激组显著升高.这些结果提示HDL可能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吲达帕胺对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以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 12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服用缬沙坦 ,另一组服用吲达帕胺 ,观察治疗 8周前后血压及性功能变化。结果 缬沙坦和吲达帕胺均能显著降压 (P <0 0 1)。缬沙坦治疗后明显增加了勃起功能指数 (17.7± 4 6vs 14± 5 6 ,P <0 0 1)和每周性交次数 (3 2± 1 2次 /周vs 2 2±1 1次 /周 )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 ;而吲达帕胺治疗前后患者性功能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能显著改善男性性功能。  相似文献   
8.
找科对1995年~1996年住院的急性普通型菌痢20例采用颅通定肌注止痛,收到很好效果,特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观察组和对照组共39例急性普通型菌痢病例均经细菌培养可检出致病菌,结合临床均符合诊断标准。观察组20例,年龄5~70岁,对照组19例,年龄4~72岁。治疗前两组病人在症状、体征、血常规方面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尽管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美国,每年都有大约55000多例女性心脏病患者出现中风,其中合并房颤的患者并发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增加4~5倍,大约15%~20%缺血性中风患者与房颤有关,而没有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再次中风的机会,因此专家组强烈推荐女性房颤患者积极防治中风。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 男性,80岁,因乏力、纳差半月,加重1周于2002年11月4日11Am人院.患者2002年10月20日左右始感乏力、食欲下降,渐出现吞咽不适,不能站立,感头晕,无胸闷、胸痛,无发热.起病以来精神差,体重明显下降.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收缩压最高达180 mmHg,间常服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