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人类最早期的内衣,就是人类最早期的服装。因为除了这一丁点的一块布外,身体的其他部分再没有别的覆盖了。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义齿与习惯”的观点论述了义齿和口腔状况的关系,复制义齿的意义、用途、制作方法,以及复制义齿的保养和义齿上菌斑的控制等,并通过对典型病例分析,结合大量精美图片,使口腔医师和医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复制义齿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本书实用性,指导性强,适合口腔医师、技师和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4.
5.
我们从1995年5月~1998年6月与日本广岛大学齿学部补缀科合作,分别对随机来诊的全口义齿和局部义齿患者检查.对义齿性口炎、义齿污物、义齿清洁重要性及义齿清洁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中国AMI注册登记(CAMI)研究的数据,选取从2013-01-01至2014-03-31期间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107家医院连续入选的AMI患者(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选患者从发病至医院就诊的时间在7天之内。危险因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可纠正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包括缺乏运动、喜食肥腻食物;不可纠正危险因素包括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结果:该研究共收集17 773例AMI患者,在数据资料填写完整并纳入分析的15 998例(90%)患者中,71.1%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4.0%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1.8±15.0)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4.6±12.2)kg/m2。在可纠正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吸烟(54.4%)、超重/肥胖(53.9%)和高血压(51.2%)位居前三,其次为糖尿病(19.5%)和血脂代谢异常(7.7%)。26.6%的AMI患者有≥3个可纠正的危险因素,而8.7%的AMI患者没有任何可纠正的危险因素。3.6%的患者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76.2%的患者经常进食肥腻饮食,79.6%的患者缺乏运动。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年龄较高[(67.4±14.4)岁vs(59.8±14.8)岁],合并高血压(61.8%vs 47.5%)和糖尿病(25.5%vs 17.4%)的患者更多;而男性患者中正在吸烟/有吸烟史(69.2%vs 12.1%)和有血脂代谢异常病史的患者(8.1%vs 6.7%)显著多于女性(P均<0.05)。≤55岁的患者占27.9%,其中男性(88.9%vs 68.2%)、体重指数[(25.2±8.4)kg/m2 vs(24.4±13.3)kg/m2]、血脂代谢异常(10.0%vs 6.8%)、吸烟(70.1%vs 48.3%)、有早发心血管家族史(6.6%vs 2.4%)和肥腻饮食(83.4%vs 73.4%)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年龄>55岁的患者(P均<0.05);而>55岁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55.3%vs 40.7%)和糖尿病(21.1%vs 15.2%)的患者比例高于≤55岁患者(P均<0.05)。结论:超过1/4的中国AMI患者有≥3个可纠正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半数以上AMI患者有吸烟史、超重/肥胖和高血压;近80%的AMI患者有肥腻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论证利用移位流变仪分析软衬材料固化特点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可以测量材料的弹性回复的装置——移位流变仪,对市场上出售的6种自凝软衬材料的操作时间、固化时间和弹性回复率进行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种软衬材料的操作时间和固化时间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的材料之间显示出不同的固化过程。6种材料中SOR的操作时间最长,为22.9min;GRS的操作时间最短,为2.7min。SOR的固化时间最长(11.3min),TSR的固化时间比较短(3.3min)。结论 移位流变仪可以用于评价软衬材料的固化过程。此装置可以广泛用于分析口腔材料的固化过程,并且会得到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医院科室的职业化管理不同于传统的经验管理.要求科室秘书必须具备专业科室的管理知识,掌握与专业科室相关的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Fightbundlebranchblock,RBBB)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189例心电图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为本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入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例。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61±10)岁,其中男性154例,女性3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由心电图分析确定。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及右心室造影检查,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定右心室射血分数。所有资料采用SAS软件处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189例患者中根据造影检查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134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2±9)岁。排除冠心病者55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7±10)岁。与不合并冠心病者相比,冠心病合并RBBB者,年龄较大,男性多见,糖尿病、高血压、既往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分别占35%、24%和40%。病变部位:前降支受累者最多见,占85.1%,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占62.7%,回旋支受累者57.5%,累及右主干者11.9%。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合并RBBB的冠心病患者,其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增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者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发生率越高。结论大多数合并RBBB的冠心病患者,其临床特征包括:高龄、男性、多合并糖尿病或/和高血压,既往有心肌梗死史。当右束支传导阻滞伴不明原因胸痛或心电图异常难以解释时,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确定缺血性心脏病及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模型(I/R)组、不同剂量给药组(C1、C2、C3)。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1 h,给药组于再灌注前15 min尾静脉注射10、20、50mg·kg-1的IL-1Ra。结果缺血/再灌注2 h后,与S组相比,I/R组肠黏膜严重损伤,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大量释放,差异有显著性。给药组大鼠的肠黏膜病理损伤均明显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IL-1Ra通过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望用于临床上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