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透责任制护理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中所具备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心理疏导、传授动静脉瘘管的观察,主动、系统地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结果与传统护理相比,首透责任制的认知度、生存质量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O.05)。结论实施首透责任制的患者对血透治疗的认知度、主动配合及依从性、治疗效果及服务满意度高,从而整体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肝肾联合切取及灌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快速联合切取供体肝肾的可行性。方法 用4℃UW液行腹主动脉,门静脉双重冷灌注快速切取供体肝肾24次,其中动脉脏器19次,人体脏器5次,并完成人体原位肝移植1例,肾移植5次。结果 移植肝脏及移植肾脏表现功能正常,无原发性移植物功能衰竭。结论 快速灌注切取供体肝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士认知特征与护理技能的关系。方法 根据护理技能考试成绩和年龄将被试分组,利用认知分化成套测验分析不同组间护士的认知特征。结果 各年龄组间视空间能力差异无显著性,言语能力、认知侧化商数和认知操作商数在第1组和第2组与第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高技能组较低技能组护士在视空间能力上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在其余测验中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 护士的认知特征对于护理技能存在明显的影响,视空间能力可能对于护士的护理技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言语能力在随着护士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认知特征与护理技能的关系.方法根据护理技能考试成绩和年龄将被试分组,利用认知分化成套测验分析不同组间护士的认知特征.结果各年龄组间视空间能力差异无显著性,言语能力、认知侧化商数和认知操作商数在第1组和第2组与第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高技能组较低技能组护士在视空间能力上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在其余测验中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护士的认知特征对于护理技能存在明显的影响,视空间能力可能对于护士的护理技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言语能力在随着护士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刍议非现役文职护士综合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军队医院体制编制调整的不断完善,非现役文职护士已成为护理队伍的主流。本文从护理文职人员角色定位、职业理念、准军事化管理及专业内涵等方面,阐述了对聘用文职护士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以提高军队医院护理质量,加强军队卫勤保障力量。  相似文献   
6.
空运中伤员生命指征的有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伤病员空运医疗后送是未来军事斗争空军卫勤准备的重点内容之一[1],空运医疗作为远距离、高速度地空运伤员,能够有效地缩短伤员救治时限.而如何提高空运救治效率质量,提高机上病情观察质量,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伤亡率是航空医学及军事卫勤保障值得探索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突发性、立体性、武器的高杀伤性特点,及"全方位、全纵深、立体化"的无特定规律的非线式战场[1],势必扩大了野战救护的范围与难度.野战救护的质量讲究时效性与机动性.而如何提高其质量,提高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伤死率,为空运后送奠定基础,是军事卫勤保障及航空医学值得探索与发展的重要课题[2].以下是作通过参加野战救护、航空医学专科培训、空运医疗后送集训及演习等,总结体会而成,因时间、资料有限,尚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医院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可以将医院绩效考核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及薄弱环节,提高组织执行力和效率,切实提升医院整体实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金凤竹  雷震  万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13-7815
部队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寻求提高医疗效率、技术水平及人员素质、控制医疗费用的新型医学模式及质量管理监控方式。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病种质量管理的现代化模式,不仅满足了医院、患者、保险三方面的需求,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设计最佳治护方案、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等方面均符合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总体目标"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质量监控对于临床路径是经营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随着各大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床位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科室床位利用效率情况愈加被医院管理者所关注。如何能够选择一种客观、合理、可行的方法来评价科室床位利用情况,已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则是通过床位利用指数分布图和归一法构建的床位效率指数模型来评价医院各临床科室床位使用的效率。方法根据2011统计年度的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和床位利用指数,应用Excel软件绘制成四个象限的散点坐标图,并融合归一法进行床位利用的评价。结果32个科室中有11个科室属于“床位效率型”,即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次数均高于标准值。9个科室属于“床位周转型”,即床位周转次数高于标准值,但床位使用率低于标准值。11个科室属于“床位压床型”,即床位使用率高于标准值,但床位周转次数低于标准值。1个科室属于“床位闲置型”,即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次数均低于标准值。结论通过归一法构建出床位效率指数模型再融合指数分布图能够更方便、更客观的反映各科室床位利用效率,辅助管理者适时的做出合理配置各科室床位的决策,以期达到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基础上,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实现效率利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