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与病原学特征,分析诱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合理且具备针对性的冲洗对策,为未来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预防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451例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全部患者术后均定期取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参照相关标准判定患者尿路感染情况,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受教育程度等),同时记录患者糖尿病的疾病合并情况,将术后尿路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初步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51例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第3天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为80例,阳性率为17.74%,在使用抗菌药物后,患者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逐渐降低,各时点尿液细菌阳性培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证实,高龄、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术前留置导尿管、多发肿瘤是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80例术后尿液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共分离出87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株占75.86%,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24.14%。结论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有较高的尿路感染风险,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感染病原菌,年龄、基础疾病、肿瘤位点、术前导尿管留置等是影响因素,这类患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衍生物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以地塞米松为原料合成并纯化得到新的衍生物。用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衍生物对K562细胞进行处理,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电镜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细胞Bcl-2,Fas表达,比色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地基米松衍生物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使Bcl-2表达降低,Fas表达上调,Caspase-3活性增强,诱导K562细胞凋亡。结论:地塞米松衍生物可能通过诱导K562细胞凋亡而抑制细胞增殖。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Fas受体,进而激活细胞内的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Wight-Giemsa染色(W-G染色),在普通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运用Annexin V/PI双标记法检测大黄素对K562细胞的凋亡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与凋亡情况;通过比色法检测Caspase-3、8、9的相对活性,分析大黄素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结果:大黄素能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作用24、48、72 h后的半数抑制率浓度分别为80、50、40 μmol/L;处理组细胞在普通光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双标记法检测到K562细胞在大黄索的诱导下出现早期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分析发现,处理组的K562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升高并呈现剂量依赖性(P<0.01);大黄素可触发caspase-3、8、9的活性增高(P<0.01).结论:大黄素能有效地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和Caspase信号途径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时间相关性,为优化抗菌药物临床选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耐药率和同期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抗菌药物季度使用强度和细菌季度耐药率变化趋势,运用互相关函数分析抗菌药物季度使用强度与细菌季度耐药率之间时间相关性。结果 6年期间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0.001)、美罗培南(P=0.001)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逐渐下降(P<0.001)。研究期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上升趋势(P=0.008),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P=0.032)。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度同步(r=0.812,Lag=0,P=0.022),对美罗培南(r=0.704,Lag=1,P=0.037)和亚胺培南(r=0.885,Lag=1,P=0.005)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大肠埃希菌(r=0.587,Lag=3,P=0.045)和肺炎克雷伯菌(r=0.531,Lag=2,P=0.03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呈正相关。结论 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存在一定时间相关性,临床应优化抗菌药物合理选用,遏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预转化到大肠杆菌DH5 α中的人K562细胞cDNA文库进行扩增、纯化和鉴定并将文库质粒转化酵母细胞,为下一步的靶蛋白筛选做准备.方法:对K562细胞cDNA文库进行扩增,提取文库质粒,将文库质粒转化酵母Y187细胞,并用PCR和酶切鉴定转化结果.结果:成功的扩增人K562细胞cDNA文库、并验证了文库的多样性、将文库质粒成功转化酵母Y187细胞.结论:K562细胞cDNA文库的成功扩增、纯化、鉴定,为进一步的文库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地塞米松衍生物(9-氟-16α-甲基11β,17-二羟基-3-氧-1,4-雄二烯-17β-羧酸)具有优于地塞米松的抗肿瘤活性,为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本研究利用酵母三杂交技术在活细胞内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靶蛋白。方法:构建诱饵质粒pGBKT7-GRα-LBD,利用酵母三杂交技术从人K562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地塞米松衍生物相互作用的靶蛋白。结果:诱饵质粒成功构建,经Western blot分析可表达约31ku的诱饵蛋白,且诱饵蛋白没有毒性、渗漏和自激活现象。利用酵母三杂交技术从人K562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到37个能与地塞米松衍生物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经酵母回转实验验证,得到20个真阳性克隆。结论:通过酵母三杂交技术在活细胞内筛选到20个与地塞米松衍生物有相互作用的蛋白。  相似文献   
7.
带核定位信号的RARα与JTV1蛋白相互作用的验证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带有核定位信号的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与JTV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将表达NLS-RARα诱饵蛋白和JTV1靶蛋白的两种重组表达质粒共转化AH109酵母菌,通过一对一的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两者在活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构建NLS-RARα及JTV1蛋白标签融合表达载体并共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在体外验证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NLS-RARα诱饵蛋白和JTV1靶蛋白质粒共转化AH109酵母菌后,可见蓝色阳性克隆;NLS-RARα及JTV1蛋白标签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共转染293细胞,抗HA多克隆抗体沉淀HA-NLS-RARα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用抗Myc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印迹检测,可以检测到Myc-JTV1蛋白.结论 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了NLS-RARα与JTV1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和验证与RARα-V相互作用的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RARα-V相互作用的蛋白,研究RARα-V的作用靶点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构建诱饵质粒pGBKT7-RARα-V,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K562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RARα-V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序列,并通过酵母回转试验与GST pull-down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诱饵质粒,且没有毒性、渗漏和自激活现象;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16个能与RARα-V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经酵母回转试验得到8个阳性克隆;并经GST pull-down技术在体外验证了RARα-V与JTV-1蛋白的相互作用.结论 在细胞内RARα-V与多种蛋白有相互作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这些蛋白相互作用所致的生物学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检出情况,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感染与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送检标本中分离出黏质沙雷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出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的患者为病例组,分离出碳青霉烯类敏感黏质沙雷菌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患者病历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20例患者分离出黏质沙雷菌。其中病例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82例。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中32株分离自痰,占84.2%;碳青霉烯类敏感黏质沙雷菌中61株分离自痰,占74.4%。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有低蛋白血症、呼吸衰竭、接受气管插管或切开和血管内置管、两周内碳青霉烯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史和ICU入住史是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感染与定植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低蛋白血症和两周内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感染与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的感染和定植与多种因素有关,低蛋白血症和两周内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连云港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状况和耐药变化趋势,为本地区细菌耐药的防控和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地区6家三级医院2015—2020年6年中临床分离菌药敏数据,依据保留每例患者每种细菌第一株的原则,剔除重复菌株后,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药敏标准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8年标准。结果 6家三级医院2015—2020年6年中共分离非重复株细菌36953株,来自32446份临床标本。其中革兰阴性菌27021株(占73.2%),革兰阳性菌9?932株(占26.9%),占前五位的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7644株占20.7%),克雷伯菌属(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6?376株占17.3%),铜绿假单胞菌(4?651株占12.6%),不动杆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3790株占10.3%),金黄色葡萄球菌(3105株占8.4%)。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年总的分离率为46.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总的分离率为76.3%,MRSA的分离率6年间呈下降趋势,而MRCNS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同时有少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