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情绪认知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1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76名正常对照比较,同时作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结果患者组6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远隔错误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情绪认知障碍与年龄、用药情况、病程、住院次数及SAPS和SANS总评分无关,而受教育年限与情绪认知正确数和远隔错误数评分及多项不同情绪认知评分相关。SAPS阳性思维形式障碍因子分与CFET正确数总分呈负相关,而与CFET远隔错误数总分呈正相关,同时与惊、悲、怒情绪认知评分呈相关。SANS的注意障碍因子分与CFET正确数总分呈负相关,而与CFET远隔错误数总分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并与某些症状相关,提示情绪认知障碍可能与疾病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IL)水平,并分析其与躯体化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13~18岁的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93例,根据是否伴功能性躯体化症状(functional somatic symptoms, FSS),分为伴FSS组(40例)与不伴FSS组(53例)。同时选取32名正常青少年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儿童躯体化量表(CSI)对疾病抑郁障碍现状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被试儿童血清IL-13及IL-12/23p40因子水平。结果:伴FSS青少年抑郁组IL-13因子水平显著高于不伴FSS组和对照组(P<0.05),不伴FS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FSS组IL-12/23p40因子水平显著高于不伴FSS组(P<0.05),两者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3水平与CSI总分及分因子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360、0.286、0.366、0.310、0.336,P<0.01);IL-12/23...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状况有无性别差异.方法:对20例老年男性组(年龄≥61岁)与24例老年女性组(年龄≥60岁)抑郁症患者以及20例正常对照(年龄≥60岁)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老年抑郁症男性组与女性组总睡眠时间(TST)、实际睡眠时间(AST)、睡眠效率(SE)、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快速动眼睡眠时相(REM)、快速动眼时相睡眠百分比(REM%)出现降低,睡眠潜伏期(SL)升高;在非快速动眼时相睡眠(NREM)中,老年男性组与女性组N1、N1%、N3、N3%与NREM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而N2与N2%升高.与老年男性组比较,老年女性组AST、SE、N2、N2%、NREM下降,SL、REML、N3及N3%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是影响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认知功能障碍,探讨情绪认知缺陷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38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0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分裂症患者六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喜、怒、悲、惊、怕的远隔错误分显著高于对组(P〈0.01)。PANSS总分与CFET惊(r=0.33,P〈0.05)和怒(r=0.32,P〈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阳性症状评分与CFET怒的正确评分(r=-0.40,P〈0.05)呈负相关,而与惊(r=0.35,P〈0.05)和怒(r=0.34,P〈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结论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这种障碍与某些症状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了解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及差异.方法 选取2005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在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147例首次发病、资料完整、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按首发年龄(<18岁)分为儿童组(<13岁,59例)和青少年组(≥13岁,88例),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起病形式与出院疗效相比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青少年组出现思维内容障碍高于儿童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0.019,P<0.05).儿童组出现行为障碍及情感障碍高于青少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形式、疗效及临床症状与发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认知功能障碍,探讨情绪认知缺陷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38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0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 分裂症患者六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喜、怒、悲、惊、怕的远隔错误分显著高于对组(P <0.01).PANSS总分与CFET惊(r =0.33,P <0.05)和怒(r =0.32,P <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阳性症状评分与CFET怒的正确评分(r =-0.40,P <0.05)呈负相关,而与惊(r =0.35,P <0.05)和怒(r =0.34,P <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结论 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这种障碍与某些症状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8.
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状况.方法:对166例我院出院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横断面预后评估.结果:随访2~4年的时间内共90例患者复发(54.5%);63.7%患者预后良好,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4分.以12岁为界,将样本分为两组,年龄<12岁和≥12岁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平均...  相似文献   
9.
儿童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方法:60例未经治疗的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30名健康学龄儿童(对照组),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临床记忆量表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研究组以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研究组总智商(FIQ)评分(97.2±15.6)分,言语智商(VIQ)(100.4±12.6)分和操作智商(PIQ)(90.5±1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5.3±13.7)分,(119.2±11.8)分和(110.6±14.8)分(P均=0.000).研究组等值记忆商MQ评分(70.5±1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5.9±13.8)分(P均<0.001).研究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标准分中位数为5分,对照组为3分(X<'2>=6.44,P<0.05).研究组IQ、MQ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与SAPS阳性症状评分无显著相关,但与某些SANS阴性症状评分显著相关(r=-0.36,-0.42;P<0.05或P<0.01). 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智力发展不平衡、记忆障碍以及执行功能障碍;临床记忆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缺损与阴性症状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但与阳性症状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与非偏执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其临床特征分为偏执型组及非偏执型组;两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包括:龚耀先修订的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张厚粲主持修订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临床症状采用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估。结果两组均表现出显著的认知功能缺损,非偏执型组在记忆功能上损害更明显,在瑞文推理测验的系列关系、抽象推理两因子分上显著低于偏执型组。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认知功能障碍与临床特征有一定关系,非偏执型组在记忆和执行功能上损害更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