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十二井穴麦粒灸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5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十二井穴麦粒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拟治疗四周,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分级、Barhtel评分及CSI临床痉挛指数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二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Ashworth痉挛分级、Barhtel评分及CSI痉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十二井穴麦粒灸法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肌肉痉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应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背景:近年来,许多学者纷纷通过构建和研究动物模型来模仿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特征,以进一步阐明其发病的遗传背景、诱发因素、发病机制。目的:对国内外诱导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年1月至2011年10月关于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或"chronic bronchitis,animals,model"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2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药物法、细菌感染法、被动吸烟法和复合方法等,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尚无一种公认最理想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妊娠及产褥期64例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32)和干预组(n=3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组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干预组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使妊娠及产褥期DVT快速康复,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院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0年12月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3月-2011年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实验组.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评分经t检验,满意度大幅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6.
隔药饼灸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血清IgG、Ig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含量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核酪液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IgG、IgA的含量。结果隔药饼灸组和核酪液组血清IgG、IgA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药饼灸组血清IgG、IgA的含量均高于核酪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提高慢支模型大鼠血清lgG、IgA的含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七汤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SPSS19.0软件包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黄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感觉减退、呛咳、头痛、头晕目眩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3/4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42/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9/45),观察组不良反应生率4.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七汤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突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9.
郑秋菊 《中国校医》2020,34(4):267-268,293
目的观察通过使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某医院收治的8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经过1周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24 h尿蛋白、24 h尿肌酐、不良妊娠率[(1.51±0.13)g/L、(5.22±1.19)μmol/L、(7.69%)]低于对照组[(2.14±0.42)g/L、(7.29±1.77)μmol/L、(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通过使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可提高临床总有效,改善肾功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23岁,工人,2007年12月14日15点30分因切纸机挤压切割致双手十指完全离断,伤后4 h入院.查体:血压16/10 kPa(1 kPa=7.5 mmHg),一般情况好.右手,拇指于近节指骨处完全离断,近节指骨碎成5块;示指于近节指问关节处离断;中、环、小指由近节指骨处离断,软组织及骨缘整齐,中、环、小指间均有0.5 cm的指蹼相连.左手,拇指于近节指骨斜型离断;示指于中节指骨处离断;中、环、小指于近节指骨处离断,边缘较整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