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正>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包膜上存在一种能引起鹅血球凝集的血凝素,可使鹅血球发生凝集,但若在病毒悬液中加入特异性免疫血清后,则血凝受抑制,且凝集受抑制程度与加入的免疫血清量成正比关系。我们用提纯的黑线姬鼠病毒血凝素(A)和褐家鼠病毒血凝素(R)(由中国预防医科院流研所出血热室提供)对我省高发区正阳县临床出血热病人血清93份作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出现血凝抑制75份,阳性率80.65%;用间接免疫荧光复查作对照,阳性74份,阳性率79.57%。两者符合程度较高,说明血凝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在防疫工作实践中体会到,乡、村级卫生防疫队伍是最基层、最重要的环节,大量的防疫保健任务靠乡、村两级防疫人员实施,这支队伍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防疫工作质量,为了对乡、村两级卫生防疫工作的改革提供信息,我们在九县一市中抽四个县为调查单位,对乡级防疫队伍现状作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3.
1986年春在河南省曾发生银耳中毒的三个县进行调查,检测各类自然环境样品和各期银耳样品730余份,首次在红薯窖土、屋内墙壁土和贮存黄豆中分离出酵米面黄杆菌。该菌可通过管理者手、鞋、衣服和培植用水、报纸及风、小虫等多途径污染银耳。在干、鲜银耳,好、差银耳中均检出酵米面黄杆菌或黄杆菌毒素 A,检出率14.87%,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4.
1986年春对河南省发生过银耳中毒的三个县进行调查研究,检测各类自然环境样品和各期银耳样品730余份。在红薯窖土、屋内墙壁土和贮存黄豆中首次分离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从外观正常银耳、烂银耳及干、鲜银耳中均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或米酵菌酸,检出率14.87%,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5.
栽培银耳生长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毒所需的外环境条件十分相似。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印证了栽培银耳生长的中晚期具备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毒最适条件的论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