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的疗效.方法:32例儿童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16例)和常规皮下注射组(16例),进行胰岛素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血糖变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经胰岛素治疗和合理进行饮食运动治疗,两组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同时探讨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频率、深度以及峰压限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81例入院后出现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以插管时机分为立即插管组(A组,36例)和先行无创通气待氧合达到90%以上再行插管组(B组,46例);以完成插管时间分5 min内插管成功组(C组,21例)和>5 min插管成功(D组,24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气道峰压报警线设置分4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E组,26例]和60 cm H2O(F组,29例)。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及对氧分压和分钟通气量的影响。结果 A、B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院成活率、自主循环维持(DOSC)时间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患者DOSC时间、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组分钟通气量和氧分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动气管插管的时间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个复苏过程中保证基本的氧供;合理的按压频率、深度及报警线设置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观察,分析失败原因。方法:我院在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行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手术32例,对手术失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观察3~15个月,多数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有4例治疗结果不理想,出现关节疼痛、僵硬、关节炎等。结论:在行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术时,重视每一个治疗环节,恢复患者的正常踝穴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