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检测白斑综合病毒DNA,为控制对虾白斑综合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白斑综合病毒株序列,使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在白斑综合症病毒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Tagman探针并进行筛选。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现性等,并与标准方法(核酸探针点杂交)进行比对,对现场32份虾样进行了检测。结果:Tagman实时荧光定量PCR与标准方法的特异性符合率为100%,灵敏度超过标准方法的10000-100000倍,检测时间为标准方法的1/24,重现性良好(s=0.1-0.49,CV=0.78%-3.72%),并能准确定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白斑综合症病毒检测具有特异、灵敏、快速、定量、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LHON线粒体基因突变比率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利用线粒体荧光比值与量化相关性建立线性关系,对6个G11778A突变位点的Leber病家系44例成员进行外周血突变与野生线粒体荧光比值的测定.并分析患者视力损害程度与线粒体突变比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母系成员中纯突变型外显率远高于杂合子型,外周血中突变型线粒体含量越高患者发病几率越大,患者视力损害程度与线粒体突变比率无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线粒体突变比率检测对Leber家系外显率的推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RT PCR法检测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的总RNA ,以确定一些基因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中的表达状况 ,为进一步在口腔肿瘤组织中检测相关的基因以及开展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1.材料和方法 :(1)实验对象 :Tca8113细胞株购于上海细胞研究所。另选用 10例正常舌部组织标本对照。(2 )研究方法 :用RT PCR法分别检测MAGE 1、MAGE 3、GAGE1 6、GAGE1 2及BAGE基因mRNA表达水平 ,以GAPDH基因作为检测内对照。①用Trizol(Gibco产品 )提取细胞株和组织标本总RNA ;②用逆转录酶和Oligo dT引物 (Sagontech…  相似文献   
5.
舌鳞癌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中MAGE-1和MAGE-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国华  刘建华  曹之强  邵俊斌  陈智 《浙江医学》2002,24(5):279-280,314
目的:观察肿瘤特异性抗原基因MAGE-1、MAGE-3在人舌鲜癌细胞株Tca-8113、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和ACC-M中的表达状况,以评价这些基因作为舌鳞癌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免疫学检测和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采取Tca-8113、ACC-2和ACC-M细胞株培养后,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逆转寻合成cDNA,而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目的片段。以GAPDH基因作为检测内对照,并与正常组织比较。结果:在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和ACC-M中,MAGE-1、MAGE-3基因均有表达。在正常组织中未见上述基因的表达。结论:MAGE-1、MAGE-3基因有可能作为舌癌和涎腺腺样囊性癌免疫学检测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具有作为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特异性靶位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比较国产乙肝基因重组疫苗和血源疫苗免疫效果。用乙肝基因重组疫苗接种47人,接种剂量5μg*3,乙肝血源疫苗接种74人,接种剂量10μg*3;均按0,1,2月程序接种;以SPRIA检测免疫对象HBV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脂质体介导的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复制和表达的抑制.方法 以2.2.15细胞为靶细胞,针对HBV S基因和PreC基因翻译起始区设计合成了16聚硫代反义寡核苷酸(Phosphorothioate AntiflenseOllgormcleotides,PS-ASON),脂质体促进转染.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LA)测乙型肝炎病毒HBsSg、HBeAg含量.结果 脂质体介导PS-ASON在浓度1μmol/L时特异性抑制90%HBsAg和92%HBeAg的产生,同时未见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N)的抗病毒作用显著高于单独用ASON(P<0.01).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ASON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HBV药物.  相似文献   
8.
比较国产乙肝基因重组疫苗和血源疫苗免疫效果.用乙肝基因重组疫苗接种47人,接种剂量5μg×3,乙肝血源疫苗接种74人,接种剂量10μg×3;均按0,1,2月程序接种;以SPRIA检测免疫对象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两组接种对象均未出现严重的副反应;完成3针免疫接种后6个月时,基因重组疫苗组抗-HBs阳转率(44.7%)显著小于血源疫苗组阳转率(98.7%);基因重组疫苗组抗-HBs S/N值显著小于血源疫苗组.结果提示国产乙肝基因重组苗安全性是好的,但免疫效果较血源疫苗差.  相似文献   
9.
1.肝纤维化研究新进展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途经,但是在这一阶段肝脏仍能逆转恢复,因此肝纤维化成为近几年肝病研究的热点。 1.1 肝纤维化发病机制: 肝纤维化形成与发展非常复杂,主要是由于肝细胞与胞外基质不平衡以及胞外基质异常代谢所致。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10.
浙江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HBV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异源性≥8%或者S基因区核苷酸序列异源性≥4%,将不同病毒株分为不同的基因型,迄今为止,HBV可以分为8个基因型,即A、B、C、D、E、F、G和H型[1,2].研究表明,HBV基因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A型主要分布于西欧、北欧、北美洲及非洲地区;B型和C型主要分布于亚洲,澳大利亚的HBV主要基因型也是C型;D型分布最为广泛,主要分布于中东、北非和南欧,亦是地中海地区HBV的主要基因型;E型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带;F型主要分布于美国;G型在法国和美国被发现;H型在尼加拉瓜、墨西哥及美国加里弗尼亚地区被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