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反序式回输方法在稀释性自体血回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预计出血量〉800ml,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反序式回输法-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采用顺序式回输法-白体血回输技术,C组不采取以上血液保护措施。三组在手术过程中有输血指征时,分别输入自体血或异体血。结果A组只有1例输注异体血,B组只有3例输注异体血,而C组60%以上输注异体血。结论稀释性自体血回输能达到少输异体血,节约血源和减少输血风险的目的,而其中反序式回输方法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盐酸曲马多控释片,可控制给药,1天1次.方法通过对薄膜衣的材料及致孔剂的选择,制备了微孔膜控制释放片.结果体外释放实验表明,控释片2 h累积释放百分量小于35%,12 h的累积释放百分量为72.4%,释放行为符合零级方程,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控释片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有理想的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3.
三种制粒法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辉  邱志建 《黑龙江医药》2002,15(6):440-442
以摇摆式制粒法、高速搅拌切割制粒法与一步喷雾制粒法分别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并比较三法所得颗粒的性质、片剂质量等。结果表明以高速搅拌切割制粒法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颗粒致密均匀,流动性与可压性好,片剂溶出度优良,片剂质量更容易控制,劳动效率和标准化程度高,符合GMP要求,易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复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ASAⅠ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RD组),瑞芬太尼+超低剂量纳洛酮组(RN组),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超低剂量纳洛酮组(RDN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以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插管。RD、RN、RDN插管成功后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极低剂量纳洛酮0.1μg·kg-1·h-1、右美托咪定0.6μg·kg-1+超低剂量纳洛酮0.1μg·kg-1·h-1,四组患者术中均输注0.25μg·kg-1·min-1的瑞芬太尼,并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瑞芬太尼的输注速率,每次增减幅度为0.05μg·kg-1·min-1,吸入1.2%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RD组),瑞芬太尼+超低剂量纳洛酮组(RN组),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超低剂量纳洛酮组(RDN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以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插管。RD、RN、RDN插管成功后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极低剂量纳洛酮0.1μg·kg-1·h-1、右美托咪定0.6μg·kg-1+超低剂量纳洛酮0.1μg·kg-1·h-1,四组患者术中均输注0.25μg·kg-1·min-1的瑞芬太尼,并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瑞芬太尼的输注速率,每次增减幅度为0.05μg·kg-1·min-1,吸入1.2%3%的七氟醚,填塞鼻腔时停止输注。术毕所有患者均行芬太尼PCIA,并在PACU观察1 h。记录术后30 min、1、2、4、8、12、24 h VAS评分,记录离开PCAU时及24小时累计镇痛泵按压次数和PCIA用量,观察PCIA期间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第一疼痛时间。结果与R组相比,RD组、RN组、RDN组术后各点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RD组和RN组相比,RDN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累计PCIA按压次数及芬太尼用量R组最多,RD组和RN组次之,RDN组最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及超低剂量纳洛酮均能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作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5.
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单纯臂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各时点的镇静评分及术中遗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镇静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顺行性遗忘优于对...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研制萘普生缓释微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萘普生缓释微丸的制备,减小给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萘普生缓释微丸的工艺研究。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中,8h累积释放量大于75%,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本品在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较为稳定。结论该缓释微丸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有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萘普生缓释微丸的制备,减小给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萘普生缓释微丸的工艺研究。结果 体外释放度试验中, 8h累积释放量大于75%,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本品在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较为稳定。结论 该缓释微丸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有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臂丛肌间沟两点法阻滞麻醉和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急诊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诊就诊拟行手外伤手术的儿童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肌间沟组和腋路组,每组44例。肌间沟组采用臂丛肌间沟两点法进行阻滞麻醉,腋路组采用臂丛腋路两点法进行阻滞麻醉。对两组患儿麻醉参数、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腋路组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明显优于肌间沟组(P〈0.05);腋路组麻醉有效率95.45%较之肌间沟组患儿93.18%(P〉0.05);腋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肌间沟组的18.18%(P〈0.05)。结论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急诊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达到急诊小儿麻醉快速、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在上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于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组(PCRA)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每组20例,PCRA组:0.25%罗哌卡因+0.3%曲马多+0.004%昂丹司琼100 ml,PCIA组:1%曲马多+0.004%昂丹司琼100 ml。两组给药模式:负荷量(5 ml)+持续量(2 ml/h)+PCA量(1毫升/次),锁定时间20 min。分别在术后4、8、12、24 h记录镇痛效果(VAS)、镇静效果(Ramsay)、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按压次数。结果 24 h内,PCRA组VAS、Ramsay评分、按压次数低于PCIA组(p<0.05),PCRA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也低于PCIA组。结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PCRA)用于上肢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有效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c、F、D1、D2、D3),每组各20例。D1、D2、D3组手术消毒铺巾时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定0.8txg/kg的负荷剂量,10min输注完毕,而后分别以0.1、0.2、0.4μg/(kg·h)持续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以生理盐水10m1/h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F组采用传统的芬太尼3μg/kg+咪唑安定40μg/k手术消毒铺巾时静脉泵注,10min输注完毕,此后以生理盐水10ml/h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记录每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SpO2值及警觉/镇静(OAA/S)评分,围麻醉期寒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严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各实验D组在T2-T5时刻与对照c组比较HR值、OA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F组比较在他时刻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各实验D组在T1与T2-T5时刻组内比较HR值、OAA/S评分均存在明显下降(P〈0.05);各实验组间在T3~M时刻:与D1组比较,D2组在T5时刻的HR值.T3-T5时刻的OA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D3组在T3~T5时刻的HR值及OA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与D2组比较,D3组在T5时刻的HR值、OAA/s评分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开腹阑尾切除术能够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抗牵拉、抗焦虑作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当减慢心率,特别是可以减少围麻醉期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