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回顾胆囊腺肌瘤病(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GBA)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特点,提高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方法 收集本院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BA的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例GBA包括局限型9例,节段性1例,弥漫型1例(影像误诊为慢性胆囊炎).结论 罗-阿窦是CT诊断GBA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超声定量评估脂肪肝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体检中心就诊并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147例,根据肝脏声像图分为健康对照组(n=65)和脂肪肝组(n=82).采用计算机软件定量分析肝肾切面声像图,计算肝肾灰度值,并采用ROC曲线诊断脂肪肝的肝肾比值(hepatorenal ratio,H/K比值)的截断点,并与血脂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肝肾灰度值,分析H/K比值评估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及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脂肪肝组H/K比值为(1.88±0.5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34±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采用H/K比值鉴别脂肪肝的最佳截断值为1.5,相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9%和72.3%,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分析结果显示,H/K比值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ICC系数为0.84.结论 采用计算机软件定量分析肝肾超声图像可有效鉴别脂肪肝并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化的程度.H/K比值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在脂肪肝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李春梅  邱兴邦 《现代保健》2011,(27):104-106
目的回顾胆囊腺肌瘤病(gallbladderadenomyomatosis,GBA)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特点,提高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BA的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GBA包括局限型9例,节段性1例,弥漫型1例(影像误诊为慢性胆囊炎)。结论罗一阿窦是CT诊断GBA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9-03-2010-03小儿肠套叠29例,男22例,女7例;年龄1.5~4(平均2.3)岁,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声像图,用多普勒检测套入肠管彩色血流特征.结果 29例患儿肠套叠超声特征是团块边界清晰,套叠处的肠管短轴切面呈“同心圆”征,长轴切面呈“套筒”征.29例CDH均测到包块内星点状、长条状的动脉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简单无创并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小儿肠套叠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回顾2例骨盆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对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认识。 1病历摘要 例1:男,15岁。主诉:右臀部间断疼痛2个月余,行走无碍,有时夜间明显。查体:右臀部皮肤无红肿、发热,局部压痛,肢体活动无异常。化验检查:血沉增快。骨盆CT示:右侧髂骨局部轻度膨胀并破坏,边缘较清晰,轻度硬化,骨皮质不连续,  相似文献   
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该病于1959年由Frantz首次报道,1996年WHO正式命名为实性假乳头状瘤。对2005—12/2007—08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PTP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2岁.车祸伤后半小时入院.体检:皮肤无擦伤,腹肌紧张,右上腹明显,肝区扣痛,无移动性浊音,血压正常.初诊CT平扫:胆囊形态适中,胆囊内密度欠均匀,底部密度较体部略高,胆囊窝无积液.肝、脾无异常,腹腔无积液(见图1).  相似文献   
8.
李春梅  邱兴邦 《现代保健》2009,(33):252-25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2岁。车祸伤后半小时入院。体检:皮肤无擦伤,腹肌紧张,右上腹明显,肝区扣痛,无移动性浊音,血压正常。初诊CT平扫:胆囊形态适中,胆囊内密度欠均匀,底部密度较体部略高,胆囊窝无积液。肝、脾无异常,腹腔无积液(见图1)。12h后复诊CT扫描:胆囊密度增高,CT值约53HU,胆囊底部较模糊,胆囊窝积液,密度不均,内可见斑状高密度,CT值约39Hu。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X线、CT影像,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2例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患儿,结合术前X线、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2例临床表现鼻咽腔不畅,流涕、听力减退患儿,X线、CT影像显示腺样体肥大,A/N比率均≥0.60,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结合X线、CT影像可对儿童腺样体肥大及相关的临床症状作出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