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20年来,国内外剖宫产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1985年的资料,美国剖宫产率约为 20%,我国有些地方高达 26%以上.据我院1988~1994年资料统计剖宫产率占22.39%.由于种族不同,骨盆类型汉族女型、女扁型明显多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女猿型、男型骨盆明显多于汉族,故而造成剖宫产率的不同.现将我院1988~1994年1715例汉族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产妇的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996年4月~1997年4月采用间断内8字缝合腹壁皮肤切口30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300例,采取4号丝线间断内8字缝合腹壁皮下脂肪及皮肤。其中子宫切除51例,卵巢肿瘤11例,异位妊娠45例,剖宫产186例,其它...  相似文献   
3.
如今我国剖宫产率已高达30%-50%。剖宫产手术方式大多数取子宫下段横切口,子宫切口感染及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我们对我院300例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用B超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破膜后至正式临产开始时间长短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统计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待产的足月、头位、单胎的胎膜早破孕产妇共计259例。按破膜时间至开始临产的时间长短分为两组。A组为破膜后至出现规律官缩临产开始时间〈12h(共165例),B组为破膜至出现规律宫缩临产开始时间〉12h(共94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新生儿评分以及出生3d内新生儿肺炎发生率。结果:B组的剖宫产率(42.6N),显著高于A组(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3,P=0.021)。B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26.6%)显著高于A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9,P=0.008)。两组间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出生3d内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破膜后至正式临产开始时间长(超过12h),剖宫产的发生率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明显增加。临床上对此类孕产妇应予高度重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积极处理产程。  相似文献   
5.
方法介绍1.术前X片证实,了解T型IVD的位置。2妇科检查:宫预外口未见尾丝,在阴道后穹窿部可触及T型IVD纵臂末端,在此做一长约Icm横切口,用止血钳钳夹T型IVD纵管末端牵拉出带尾丝的T型IVD。切口用羊肠线间断“8”字缝合两针,术中出血小,术后情况好。典型病例介绍1.患者,28岁,G3P1,产后置T型Dfl:)三年,经常自觉下腹部隐痛不适,故来我院就诊,腹部透视见盆腔有一“入”型IVD。妇科检查:宫颈外口未见尾丝,在阴迢后穹窿部可触及“上”型ITh一横臂尖端,在此做一长约1cm横切口用止血钳错夹“上”型IVD一根管尖端牵拉…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②方法将300例剖宫产且有宫缩乏力性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欣母沛组)、常规组(缩宫素组)。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常规组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再静滴缩宫素20U。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③结果观察组产后2、24小时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D结论欣母沛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即B-Lynch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观察组50例剖宫产术时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随机选择25例同样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法治疗无效,用传统方法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产褥病率等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例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其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产褥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操作简单、耗时短、损伤小、恢复快的方法,既能治疗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不良所致的产后出血,又可使产妇免于切除子宫的危险,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引起的难治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子痫前期临产孕妇中的应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要求经阴道试产并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子痫前期孕妇共28例(实验组),同期我院住院要求经阴道分娩而不愿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子痫前期孕妇共2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在阴道试产过程中的镇痛效果、血压(平均动脉压)、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分娩过程中镇痛效果明显,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P<0.05),但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子痫前期孕妇临产后应用可明显减轻分娩疼痛,使分娩过程血压下降,同时提高阴道分娩率,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抗早孕药物在我国普遍应用,流产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文献报道流产率90%~95%,为探讨抗早孕药物流产率是否与子宫位置有着直接关系,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连续收集1995年9月~1997年9月间,我院门诊观察的药物流产者,妊娠<49天866例,作为观察对象。2.研究对象标准①866例均为年龄在20~40岁之间,健康妇女。②接受对象均符合药流流产适应证,自愿参加。③用药方法:米非司酮25mg每日2次口服,首次加倍。于第三日上午空腹来院给予米索前列醇600U*一次顿服。④流产率标准;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的新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自2000年以来开展腹式改良筋腹内子宫全切术300例,随机抽取同期传统腹式筋腹外子宫全切术30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该术式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结论:腹式改良筋腹内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腹式筋腹外子宫全切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