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媒体材料效果评价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4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媒体材料的信息传播效果和材料效果。该材料由课题组于2003-2005年间设计制作,包括“艾滋病知识”折页、“了解艾滋病”海报、“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手册”和“认识艾滋病”宣教片等4种。方法2005年12月在珠海市选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18~60岁外来工为测试对象,随机分组对4种材料分别进行评价,各调查了251、248、257和252人,共1008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访者的一般情况和对材料信息的可接受性、通俗性和材料形式的生动性等8项指标的评价,采用分级定量赋分的方法进行量化评分,采用SPSS10.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4种材料的信息传播效果和材料效果总得分平均值分别为74.2±15.0、77.7±13.5、73.0±13.8和77.2±13.6,得分最高的是海报,为77.7±13.5分,最低的是手册,为73.0±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效果的差异,而材料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俗性、简明性、生动性和可接受性是影响得分高低的主要因素。结论海报是最适合用于城市外来工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传播材料,其次是宣教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珠海市城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下简称"行动")示范社区工作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金湾区、香洲区获得"行动"示范社区的18~69岁常住居民51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农村和城市示范社区居民在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得分、健康理念、运动和膳食指标等方面的区别。结果农村和城市示范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得分分别为(25.22±3.92)、(24.14±4.65),农村高于城市(t=2.84,P<0.05);每周平均中等强度运动达标率农村和城市居民分别为73.28%、56.67%,农村高于城市(χ2=15.57,P<0.05)。农村和城市居民每周步行时间达标率分别为91.09%、71.48%,农村高于城市(χ2=32.05,P<0.05)。农村有76.92%和82.19%的调查对象采取控盐和控油措施,城市分别为56.67%、68.52%,农村的控盐和控油措施率均高于城市(χ2值分别为23.70和12.87,P<0.05)。结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工作效果明显,长效机制的建立是巩固和提高工作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珠海市禽类养殖户禽流感KAP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珠海农村禽类饲养人员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可能行为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养殖户,养殖户内主要负责养殖工作的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由调查员一对一询问调查对象完成调查问卷。结果珠海市农村禽类养殖户99%饲养的家禽是鸡。54.5%的调查对象知道鸭子也能传播禽流感,29%调查对象不知道人是怎么感染禽流感的,只有2%的人知道禽流感容易侵袭的各类人群;55.5%的人认为禽流感对自己有威胁,42%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发现异常死亡的禽鸟不会报告;禽类饲养数量多的养殖户对于自家禽类死亡后掩埋的比率和认为新买家禽与原有家禽分开饲养的比率显著高于饲养数量少的养殖户(p<0.05),家庭年经济收入高的养殖户对于禽鸟异常死亡的报告率明显高于收入低的养殖户;宰杀家禽时96.5%的调查对象都是徒手处理,没有任何防护。结论珠海农村禽类饲养人员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知识较为薄弱,很多养殖户还存在家禽散养的习惯,群众对死禽报告率底,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2003年8月10日出生.于2005年2月21日上午接种第4剂次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tia,Tetanus,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DPT,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40747,失效期至2006-08-02)0.5ml.  相似文献   
5.
珠海市近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珠海市麻疹流行情况,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对珠海市1988~2002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麻疹总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以外来暂住人口为主;病例主要发生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地带;大年龄组病例所占比重上升;发病高峰集中在3~10月份;无明显的流行周期。麻疹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的原因是外来暂住人口的增加、免疫空白人群的积聚。因此,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开展特定人群的免疫,加强麻疹的监测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村人口、不发达地区人群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该人群多为青壮年,处于性活跃期,因自我约束力较差,导致非婚姻性行为等情况比较严重,从而增加了性病、艾滋病在他们中间传播的危险性。为此,在珠海市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了艾滋病知识、信念和行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珠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吸烟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卫生系统全面控烟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随机抽取13个监测点,对1 900名在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合计现总吸烟率9.86%,其中男性现吸烟率28.48%,女性现吸烟率0.55%,男性现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χ2=264.97,P<0.01)。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吸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80,P<0.001;χ2=13.61,P=0.001;χ2=52.67,P<0.001)。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为64.34%,仅有6.55%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知道烟中的尼古丁不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10.07%的医生从未给病人戒烟建议。结论珠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现吸烟率虽不高,但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服务能力不足,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珠海市居民自我健康评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香洲、斗门和金湾3个行政区内分别抽取6个居委会和6个行政村15~69岁人群进行自我健康评价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我健康评价影响因素。结果珠海市居民自我健康评价综合测量平均分为69.5±10.0分,高于其理论平均分,及格率为56.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调查对象的社会适应因子及格率随之增高,身体没有疾病的调查对象社会适应因子及格率高于有疾病者;调查对象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状态因子的及格率随之降低,但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随之增高;身体有疾病的调查对象其心理状态因子及格率高于无疾病的。结论珠海市居民自我健康评价状况较好,与调查对象家庭收入、文化程度、身体的疾病状态和工作忙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珠海市居民自我健康评价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珠海市香洲、斗门和金湾3个行政区内分别抽取6个居委会和6条行政村15~69岁人群进行包括社会适应状态因子、身体状态因子和心理状态因子3个因子模型18项内容的自我健康评价问卷调查,应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对珠海市居民自我健康评价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823人,其中男性1385(49.1%)人,女性1438(50.9%)人;社会适应、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因子3个维度以及自我健康评价总分的得分分别为(32.5±5.5)、(24.4±4.2)、(12.7±4.3)、(69.5±10.0)分,均高于理论平均分(分别为24、18、12、54分)。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社会适应状态因子的大小与调查对象的年龄(F=7.442)、身体疾病状况(F=16.958)、家庭收入(F=13.720)和购买保险情况(F=6.982)有关(均P〈0.01);身体状态因子与调查对象的性别(F=6.960)、身体疾病状况(F=31.518)有关(均P〈0.01);心理状态因子与职业(F=7.017)、身体疾病状况(F=74.950)有关(均P〈0.01)。结论珠海市居民自我健康评价主要受疾病、家庭收入、年龄、性别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珠海市外来工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外来工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资料,采用SPSS 10.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 025人。对20个问题的总回答正确率为56.0%。对艾滋病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的正确知晓率分别为92.8%、89.6%和87.1%;对蚊虫叮咬、同桌吃饭不传播艾滋病的正确知晓率分别为36.0%和54.7%;对红丝带、艾滋病的发现时间、致病机理、世界艾滋病日等的正确知晓率分别为4.4%、6.5%、7.3%和12.2%。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籍、职业、工龄者之间比较,总回答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分别有28.8%和36.2%的被调查者了解"四免一关怀"政策或"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政策;分别有34.4%、35.3%和63.1%的被调查者赞成针具交换、美沙酮替代疗法和推广使用安全套来预防艾滋病。结论外来工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大多数人对有关政策措施还不了解。这是今后应该加强宣传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