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3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接种A群流脑多糖体疫苗偶合脑炎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某,男,1992年元月30日出生,系某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2001年11月14日上午10时30分,县卫生防疫站9名卫生专业人员对实验小学学生实施A群流脑多糖体疫苗接种,疫苗批号:20010608—4,有效期:2003年6月,系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在对杨某所在的班实施接种前,经询问没有学生反映有生病、发烧、身体不适情况,该班接种完成后,正常上课至上午放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防制措施。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21种,共38 323例,死亡63例,年均发病率为381.6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63/10万;发病居前6位的依次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淋病、甲型H1N1流感,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9.02%。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共32 736例,年均发病率为325.99/10万,发病居前3位的依次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2.91%。结论 2010—2013年,该市报告乙类传染病疫情相对比较稳定;丙类传染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中的肝炎、肺结核、性传播疾病,丙类传染病中的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应作为现阶段防治工作重点,应建立综合性的长效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3.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简称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包括眼、咽、直肠感染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淋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1〕。湖北省十堰市自1990年起有淋病病例报告,1990~1994年共报告淋病589例,1995年以后有完整的淋病监测数据。为了解十堰市淋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现将十堰市1995~2008年淋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疾控机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卫生是国家职能结构的一部分,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屏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许多新的职能和职责.但是,目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无论从工作模式与思想意识,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工作条件与硬件设施,还是财政投入与履行职能,社会需求与满足供给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和发展要求,是每个疾控机构乃至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5.
十堰市1995~2006年疟疾发病259人,年均发病率0.32/10万~0.92/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患病年龄主要为15~44岁,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本地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6.
2011年2月3日,十堰市太和医院报告1例归国劳务人员恶性疟疾病例。患者入院后骨髓检查见疟原虫,血片检查见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和配子体。患者经口服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总量8片),肌注蒿甲醚,输血纠正贫血,同时辅以护肝、护胃、营养及维持水盐电解质等支持疗法,患者血检疟原虫连续3次阴性,痊愈出院。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是疟疾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十堰市2013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为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十堰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72名放射工作人员中,有237人检出异常项目,异常率为30.7%;其中91人目标性疾病筛查项目异常,异常率为11.8%,血常规异常、肝功能异常较常见;非目标性疾病异常人数为160人,异常率为20.7%;二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目标性疾病异常率高于其他机构。结论应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重点加强二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1990年将流行性腮腺炎纳入国家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1].为了解十堰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情况,探讨影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因素,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高发人群,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研究提供基本信息,现对2004-2009年十堰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十堰市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科学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十堰市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十堰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共12 446例,死亡17例,报告发病率为371.18/10万,报告死亡率为0.51/10万,比2012年报告发病率下降4.01%;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是乙型肝炎、肺结核、梅毒,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0.99%;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12 661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率为377.59/10万,报告死亡率为0.06/10万,比2012年报告发病率上升21.29%;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是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3.44%。结论乙类传染病中的乙型肝炎、结核病、梅毒和丙类传染病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是现阶段防治的重点,应建立综合性的长效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十堰市城区3~6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制订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十堰市城区某幼儿园3~6岁儿童225名, 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被调查儿童的家庭情况、饮食习惯、生长发育情况及健康状况等。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的含量。结果 205名儿童的血清维生素A均值为(1.27±0.40)μmol/L, 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ubclinical vitamin A deficiency, SVAD)患病率为5.37%, 可疑SVAD患病率为21.46%。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家庭年饮食消费开支、食欲、血红蛋白、脂肪吸收试验、营养素补充剂服用情况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只有脂肪吸收试验有统计学意义, 脂肪吸收试验阳性组SVAD患病率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 SVAD是十堰市城区幼儿园集体儿童尚存的营养问题之一, 应加强幼儿园儿童SVAD和可疑SVAD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