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发病的中国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 (VDRG)BsmⅠ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探讨不同种族前列腺癌发病的基因差异。 方法 :收集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 10 3例前列腺癌病人及10 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检测VDRG第 8内含子BsmⅠ多态位点 ,并对该位点SNP分布进行分析。 结果 :BsmⅠ 多态位点bb、Bb、B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北方地区汉族前列腺癌病人及对照者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 92 .2 3%、7.77%、0和 94.34 %、5 .6 6 %、0 ;等位基因B、b分别为 3.88%、96 .12 %和 2 .91%、97.0 9%,而与高发病人群的分布相比有显著不同。 结论 :VDRGBsmⅠ多态性在低发病的中国汉族人群与前列腺癌无相关 ,其分布与高发病人群有明显差异 ,提示VDRGBsmⅠ多态性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病种族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ELL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质粒,探讨其感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将含有全长ELL的质粒和慢病毒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后连接,构建成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CDH1-MCS1-EF1-copGFP-ELL。对慢病毒载体质粒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制备包装病毒并转染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结果慢病毒载体质粒pCDH1-MCS1-EF1-copGFP-ELL的酶切和测序结果与预计的序列一致。慢病毒感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后能稳定高表达ELL。结论成功构建了ELL的慢病毒表达载体,ELL可被成功转染入人前列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1982-2006年中标科研课题统计分析,客观评价该所中标的科研课题数量、级别及资助额度情况的发展变化,并浅谈科研课题管理上的点滴体会和建议.方法 每5年为一年度段,共分5个年度段,对1982-2006年25年来中标的154项各级课题,从课题级别、数量及资助情况表分析.结果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科研课题中标的数量上升、中标课题级别有所提高以及获资助额度逐年增加.结论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25年来科研课题水平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各种透明质酸合成酶亚型(HASs)mRNA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潜在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145例不同恶性度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22例正常人膀胱黏膜组织标本和4种人BTCC细胞系的HAS亚型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PCR 23循环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7例扩增出微弱的HASl mRNA条带(28%,7/25),其余无任何条带扩增出来;所有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和细胞系有一种以上的HAS亚型mRNA被扩增出来.不同膀胱癌组织、细胞系表达的HASs mRNA的种类及表达程度各不相同,但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其表达的各种HASs mRNA的种类趋向相同.每个膀胱癌组织、细胞系均有一种HASs mRNA优势表达,但其类型及优势表达程度互不相同.结论:人膀胱移行细胞癌出现了HAS亚型mRNA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BTCC生物治疗潜在的靶点;同时进一步证实了尿透明质酸作为膀胱癌的"标志物"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核基质蛋白22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核基质蛋白 2 2 (NMP 2 2 )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2 4例肾盂癌及输尿管癌患者和 2 0例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尿中NMP 2 2浓度及尿细胞学进行检测 ,计算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2 4例TCC患者尿液标本尿细胞学阳性 14例 ,NMP 2 2阳性 2 1例 ;2 0例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尿液标本细胞学阳性 1例 ,NMP 2 2阳性 4例 ,NMP 2 2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7.5 %和 80 .0 % ,尿细胞学为 5 8.3%和 95 .0 % ,比较二者敏感性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NMP 2 2可能成为检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良好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激活转录因子5在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基因激活转录因子 5 (ATF5 )在不同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RT PCR及Northernblot方法检测ATF5基因在肾癌细胞系A498、786 O、GRC I和胚肾细胞系2 93及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 2中的表达 ,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结果。 结果 RT PCR检测ATF5在肾癌细胞系A498、786 O、GRC I和胚肾细胞系 2 93中呈强表达 ,其灰度面积吸光度A值分别为35 195 .2± 2 8.2、35 70 9.3± 18.3、370 38.5± 2 4.2、33 318.8± 34.2 ,而在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 2中表达较弱 ,灰度面积吸光度A值为 2 42 3.6± 3 .3,肾颗粒细胞癌细胞系GRC I中的表达是HK 2的 15倍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Northernblot检测ATF5在不同肾癌细胞系的表达结果与RT 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 结论 ATF5在肾癌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其致病机理可能与协同Wn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ELL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质粒,探讨其感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将含有全长ELL的质粒和慢病毒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后连接,构建成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CDH1-MCS1-EF1-copGFP—ELL。对慢病毒载体质粒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制备包装病毒并转染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结果慢病毒载体质粒pCDH1-MCS--EF1-copGFP—ELL的酶切和测序结果与预计的序列一致。慢病毒感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后能稳定高表达ELL。结论成功构建了ELL的慢病毒表达载体,ELL可被成功转染人人前列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8.
Clusterin前导序列抗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clusterin前导序列在抗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培养转染全长clusterin序列的LNCaP细胞 (简称A)及缺少前导序列clusterin的LNCaP细胞 (简称B)为试验组 ,培养野生型 (简称L)及转染PIRES2 EGFP永久表达载体的LNCaP细胞 (简称M)为对照组 ,RT PCR法检测 4组细胞的clusterinmRNA水平。以TNF α进行诱导 ,检测L组细胞clusterinmRNA的变化 ,MTT及ELISA法检测 4组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凋亡情况。 结果 B、A组细胞clusterin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L、M组 (P均 <0 .0 1) ;B、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TNF α作用 2h时 ,与对照组 (A =12732 .0± 5 1.1)相比L组细胞clusterinmRNA有一过性升高 (A =15 6 4 2 .0± 6 4 .3) ,t =- 77.10 6 ,P <0 .0 1;12、2 4hmRNA显著降低 (A =1170 5 .3± 30 .7,984 8.0± 6 7.4 ,t=2 4 .890 ,4 8.0 2 0 ,P均 <0 .0 1) ;TNF α作用 2 4h后 ,A组细胞存活比例 (0 .75 97± 0 .0 2 5 1)显著高于B组细胞 (0 .6 6 97± 0 .0 185 )及对照组 (0 .6 80 8± 0 .0 2 2 2 ,0 .6 991± 0 .0 2 91) ,P均 <0 .0 1;A组细胞凋亡程度 (A =0 .32 6 5± 0 .0 387)显著低于B组细胞 (A =0 .5 6 5 0± 0 .0 32 4 )及对照组 (A =0 .5 892± 0 .0 4 18,0 .6 2 36± 0 .0 311,P均  相似文献   
9.
曲格列酮诱导肾癌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的受体γ(PPAR-γ)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及PPAR-γ配体曲格列酮对肾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Western blot方法,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PPAR-γ在肾癌细胞株786-0、A498及正常肾来源的细胞株HK-2、HMCC中的表达,DNA梯度电泳、荧光显微镜观察曲格列酮诱导肾癌细胞凋亡的现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在肾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结果:PPAR-γ在肾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肾来源的细胞株,50 μmol/L曲格列酮可以诱导肾癌细胞凋亡,伴随有Bcl-2表达的减少及Bax表达的增加.结论:曲格列酮可以诱导肾癌细胞的凋亡,PPAR-γ配体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肾细胞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细胞中NSBP1基因表达上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确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mRNA-DD)筛选出的前列腺癌相关基因(Nucleosomal Binding Protein 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在GenBank NR数据库中对筛选出的5条差异表达序列标签(EST)进行同源性分析,其中1条与已知基因NSBP1高度同源(97%)。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LNCaP、DU145及PC-3前列腺癌细胞系中NSBP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2.5倍,3.4倍和3.6倍,与Northern杂效分析结果趋势一致。7例前列腺癌组织的PT-PCR结果也体现了相同的表达趋势,NSBP1表达较配对正常前列腺癌组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表明NSBP1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系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列腺癌组织,NSBP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