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中学生健康素养和遭受欺凌的关联及其性别间的差异, 为改善青少年遭受欺凌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 在安徽省合肥市、辽宁省沈阳市、广东省阳江市和重庆市抽取18 9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健康素养水平和遭受欺凌情况, 比较不同特征中学生遭受欺凌检出率的差异, 并分析健康素养与遭受欺凌的关联及其性别间的差异。  结果  中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和网络欺凌的检出率分别为15.8%和9.1%。男生、初中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和亲密伙伴个数较少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检出率分别为28.0%, 18.8%, 23.3%和33.6%, 分别高于女生、高中、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和亲密伙伴个数较多的学生(χ2值分别为225.64, 148.07, 141.13, 143.49, P值均<0.01);男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和亲密伙伴个数较少的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的检出率分别为10.9%, 14.4%和20.1%, 分别高于女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和亲密伙伴个数较多的学生(χ2值分别为62.96, 112.82, 88.49, 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 除体力活动维度外, 总体及各维度健康素养得分越低的学生越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和网络欺凌, 且在健康素养各水平组中, 男生均比女生易遭受欺凌(P值均<0.05)。  方法  中学生健康素养和遭受欺凌有关联且存在性别差异, 可通过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改善欺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学生健康素养和不安全交通行为的交互作用与非故意伤害的关联.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多阶段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广东省阳江市、辽宁省沈阳市和重庆市4座城市抽取18 9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平均年龄(15.09±1.75)岁,男生8986人,女生9914人;高中生8514人,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