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联用抗结核药的肝毒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测定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用药 (IR)组及其分别联用氧氟沙星 (IRO)或环丙沙星 (IRC)组小鼠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肝指数、肝匀浆丙二醛 (MDA)含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 0和线粒体Ca2 ATP酶活性 ,及肝病理检查 ,结果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IR组及IRO组的血清ALT、肝细胞匀浆MDA明显增高 (P <0 .0 5 ) ,而IRC组变化不大 (P >0 .0 5 ) ;同时发现IR组和IRO组的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 0含量较高和线粒体Ca2 ATP酶活性较低 ,而IRC组则相反 ;病理检查IRO和IRC组肝细胞坏死程度稍轻但与I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不增加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肝毒性 ,且环丙沙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DNA microarray快速检测淋球菌耐喹诺酮类药物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DNA microarray的制备及其检测淋球菌耐喹诺酮类药物基因突变的准确性。方法根据淋球菌药敏及测序结果分别对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探针并制作DNA microarray。对淋球菌临床拭子进行PcR扩增并荧光标记包含gyrA和parC基因的目的DNA片段,与芯片杂交,同时以测序法进行双盲淋球菌耐喹诺酮类药物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87份泌尿生殖道试子全部可用DNA microarray检测出来,芯片检测结果与药敏结果符合率为100%,与测序结果符合率为97.7%。结论用DNA microarray来检测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快速、特异性高和灵敏度高,可以应用于临床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细菌感染患者早期病原及耐药性分子诊断技术,以便尽早实施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扩增细菌23S rRNA基因序列,同时扩增多种耐药基因,设计探针,通过基因芯片杂交技术识别其差异序列,鉴别细菌,检测耐药基因,用于病原早期诊断和耐药谱测定;收集血培养标本223份,脑脊液、胸水、腹水标本339份,尿液标本514份,比较所建立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一致性,验证所建立技术的可靠性。结果 基因诊断方法可正确检出常见病原菌,并检测其是否携带mecA、SHV、CTX-M-1组和CTX-M-2组耐药基因。检测血、尿及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时,所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与常规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6.4%、99.8%和99.7%,总体符合率为99.1%,耐药性检测与传统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率为95.7%,其准确性与常规方法相当,检测时间比常规方法平均减少(2.09±1.15)d。结论 多重PCR-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可用于耐药菌感染的病原早期诊断和耐药感染的同步检测,应用于临床可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快速分离尿蛋白条件的初步优化。方法:考察了分离电压(1200~2000V)、进样时间(10~30s)及乙胺浓度(0.5~2%(v/v))对尿蛋白分离的影响。结果:以75mmol/L pH10.3硼酸盐缓冲液含9.73μmol/L乳酸钙、1%(v/v)乙胺为电泳缓冲液,在以500V的进样电压进样15s、分离电压1500V条件下,电泳分离尿蛋白能分出更多蛋白峰。结论:通过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泳芯片分离尿蛋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非荧光法与荧光法芯片检测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急症常见感染细菌的芯片反应系统。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设计检测细菌的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引物,探针点制成寡核苷酸芯片,待测样本经扩增并标记生物素或CY5荧光素后与芯片杂交,再经链酶亲和素-碱性磷酸酶显色反应后,获得肉眼可见的杂交信号,或通过荧光检测仪读出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建立了针对临床急症患者标本的非荧光法与荧光法芯片检测系统,芯片的检测灵敏度(大肠埃希菌)为10~100CFU/反应体系。结论 两种方法不仅能快速、灵敏地检测靶细菌感染,且重复性好、信号强及不易出现非特异信号。生物素酶联显色芯片法由于更为经济、简便而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黄芪多糖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脂质过氧化及炎症反应的干预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12只),As模型组(12只),枸杞多糖(LBP)治疗组和黄芪多糖(APS)治疗组。10周后,测定各组空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计算HDL-C/TCh,同时计算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TG、TCh、ET-1、NO、CRP、MDA明显升高(P<0.01),HDL-C/TCh、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较大;而LBP和APS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TG、ET-1、NO、CRP明显下降(P<0.01),HDL-C/TCh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因芯片方法检测HBVDNA聚合酶区基因突变,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PCR扩增HBV DNA P区nt455-796片断。与预制的基因芯片杂交,运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扫描芯片分析基因突变类型。结果:芯片检测HBV DNA P区变异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初步应用显示:慢性乙肝组aa528/552突变率分别为8.6%和9、6%,而无症状肝炎组和重症肝炎组突变率均为0;拉米夫定治疗组与非拉米夫定治疗组比较,aa528突变率分别为10.5%和8.1%,aa552突变率分别为15.8%和8.1%。结论:研究显示HBV DNA聚合酶区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病情轻重无关,而与病程慢性迁延有关;拉米夫定在耐药突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因芯片检测乙肝患者耐药基因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检测泌尿生殖道三种病原体的初步应用@周文明!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赵建龙$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杨森!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曹慧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李伟!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沈玉君!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张书梅!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杜文辉!2…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感染对重症监护中心(ICU)的患者常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DNA芯片技术,研制出可用于常见细菌感染的DNA检测芯片,能够一次性检测出标本中的多种细菌感染,它具有检测时间短(4~6h)、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并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