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市在1993年和1998年分别开展了2次卫生服务调查。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置求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广州城乡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入,为全面了解广州市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分析广州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广州市于2003年10月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接受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有效性进行探究.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探究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结果:探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流动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寻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流动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流动人口健康保障机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访谈的方式,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同时分析研究近年来国内外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的研究成果,以了解广州市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现状。结果985份回收的有效问卷显示,流动人口常见病为其主要就诊原因,发热、咳嗽、头痛,这二种主诉占所有求诊患者的67.50%。择医原因中前三位分别是便利性(27.50%)、病情需要(22.50%)、价格(21.07%)。专题访谈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保健、卫生宣传等职能未能很好的开展。结论流动人口在卫生服务资源利用中处于弱势地位,卫生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强化政府干预职能,以流动人口实际需求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为导向,探索适合于流动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3~2006年期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方法 由广州市卫生局提供2003~2006年期间的全部92 658例死亡个案资料和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按性别和年份分析前十位死因,并计算其潜在寿命损失.结果2003~2006年期间广州市居民前五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以及损伤和中毒等外部原因.对寿命损失影响最大的前五位死因则是恶性肿瘤、外部原因、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结论 慢性病的防治仍然是广州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较为严重.降低寿命损失有待加强对意外事故的防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为更好地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3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中广州市城区有关居民健康状况、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城区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49.5‰,是否患慢性病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两周就诊率为161.1‰,家庭人均收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两周患病率和两周就诊率均比1998年第二次卫生服务调查降低。结论居民卫生服务的需要量和门诊服务利用均出现下降,后者幅度较前者大。居民对门诊卫生服务的需求受到约束和抑制。降低慢性病患病率,提高居民收入及医疗保障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就医病人流向与费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广州市63家医院1995~1998年的卫生统计年报表和财务报表,其中,部属医院8家、省属医院5家、市属医院14家、区属医院24家、集体所有制医院12家。63家医院占城区区以上医疗机构总数的71%,门诊诊疗人次约占全市城区诊疗总人次的80%,住院人次约占城区总数的88%。故调查数据代表性高、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公费医疗人群就医倾向及其医改后对医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配合广州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分析公费医疗病人的就诊流向和医疗费用及其医改后对医院的影响。方法:发放调查表收集广州城区56家医院1995-1998年的公费病人就诊数量和医疗费用。结果:公费门诊“病人”快速增长,并有向高级别医院集中的趋势;公费住院病人增长较快,集体医院成倍增长;人均医疗费用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门诊总费用增长快,住院总费用增长适度;门诊与住院人次的比率高于同期总体水平一倍有余。结论:公费医疗人群门诊消费过度,医改后公费门诊人次将大幅下降,导致医院6业务收入减少约4%-6%。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和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和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水平,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管理模式,我们对广州市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分布及卫生服务利用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了卫生资源,经济因素,医疗费用方式,人口结构中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以及医务人员素质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居民近10年卫生服务需求变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广州市在1994年和1998年分别开展了两次卫生服务调查,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需求调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2003年10月组织开展了“广州市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现根据部分统计结果分析我市居民近10年卫生服务需求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广州市在1993年和1998年分别开展了两次卫生服务调查,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需求调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1,2].随着广州城乡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入,为全面了解广州市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分析广州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广州市于2003年10月组织开展了"广州市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现将部分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