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结合科研管理工作实际,阐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学术活动在制度上、宣传上、沟通上、数量上取得的一些成绩;分析尚存在的问题,即:认识片面缺乏自觉性、内容单调缺乏趣味性、管理不力缺乏约束性.同时,思考相应的对策,即:转变观念、注重实效、从严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CT增强扫描是一种有利于发现病变并进行定性诊断常用的影像检查技术。由于多数患者为初次检查,对CT增强扫描缺乏认识,顾虑较多,或因快速注射造影剂,可能出现心慌、恶心、呕吐、头痛、荨麻疹等副反应,在扫描过程中,容易出现烦躁、紧张和恐惧情绪,对图像的采集影响甚大,严重者会导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98例输尿管病变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制颅脑 CT 定位装置在颅内病灶体表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颅内存在病灶的患者,应用自制颅脑 CT 定位装置行64排螺旋 CT 平扫检查,利用 CT 扫描准直线与定位装置金属线构成的二维平面体表定位颅内病灶。结果65例颅内存在病灶的患者,均能一次性准确体表定位颅内病灶,平均费时3 min。而常规颅内定位方法,按照体表标记物与颅内病灶体表最近点(拟手术切开处)的距离进行统计,前后或上下大多都会偏移1~2 cm。结论利用该颅脑 CT 定位装置,能提高颅内病灶体表定位准确性、效率及减少辐射剂量,使用方便,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64排螺旋CT诊断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对15例主动脉缩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RP)等三维重建. 结果 64排螺旋CT清晰显示15例主动脉缩窄,与手术结果一致;所有患者均为复杂畸形,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室间隔缺损6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狭窄6例、继发心壁肥厚6例.VR明确显示主动脉缩窄的部位、长度和狭窄程度.64排螺旋CT在侧支循环及肺动脉显示方面明显优于心脏超声检查. 结论 64排螺旋CT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缩窄的类型、范围、程度及合并的心脏畸形,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缩窄首选.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国外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在指挥决策系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督导评估系统方面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64层VCT后处理重建对手足关节疾病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VCT(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手足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手、足关节病变行MSCT扫描.并进行后处理重建,重建技术有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分析病变情况.结果 骨折33例,X线共发现骨折40处,MPR、VR共发现51处.7例涉及关节面的骨折,VR和MPR显示最佳,清晰显示骨折全貌.SSD很好显示骨折脱位周围软组织、皮肤表面血管.4例石膏外固定的病人运用MIP成像,对比平片得到更为清晰的骨的三维图像.结论 64层V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手足关节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感冒与中耳炎贾广生患感冒时,鼻塞流涕,是因为大量的致病菌在鼻腔和咽部引起的急性炎症所致。鼻咽部的粘膜上有一个细长弯曲的咽鼓管与中耳腔相通。平时咽鼓管随着吞咽、咀嚼、打哈欠,或用力擤鼻时开放,使中耳鼓室内外气压得以平衡,维持正常的通气排液功能。当鼻咽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和非支气管动脉系统的64排CT支气管动脉成像对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咯血患者进行64排CT支气管动脉成像。分析所得的CT图像以确定支气管和非支气管系统的动脉的位置。结果 CT可见支气管动脉情况为右侧43支,左侧46支;正常起源的支气管动脉占总数的46%;起源于非支气管动脉系统的动脉中有23支位于右侧,41支位于左侧。结论64排CT支气管动脉成像不仅可以确定支气管动脉及非支气管动脉系统的血管位置,还可以明确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病因,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类是地球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形式,人体保留着人类进化的全部历史过程及全部信息.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因此第一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各种条件”,因为“这些条件制约着人们最初的、自然产生的肉体组织……”(《马克思、恩格斯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