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高血脂小鼠和正常血脂小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的肝脏病理变化及炎症因子水平,以研究血脂水平对华支睾吸虫致病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向BALB/c小鼠投食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用相同囊蚴数感染高血脂小鼠和正常血脂小鼠,比较感染1个月后小鼠相关病理指标。通过Masson染色(Masson′s trichrome staining)判断肝胆纤维化程度,使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肝脏α-平滑肌蛋白(α-SMA)定位情况和转录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在刀豆素(ConA)刺激48 h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血脂感染组小鼠相比,高血脂感染组小鼠出现较显著的肝胆管扩张、肝实质及汇管区出现大量的胶原纤维增生、小胆管增生等病变。高血脂感染组α-SMA转录水平升高,并在肝脏组织汇管区及增生的纤维间隔内表达。高脂感染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白介素6(IL-6)和IL-10表达水平比正常血脂小鼠高(P0.05),高脂感染组IFN-γ水平比高脂未感染组低(P0.05)。结论高血脂可能使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的肝脏胶原纤维增生、胆管扩张更明显,血脂水平高低还可影响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宿主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NM)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与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2014年收治的7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实际临床治疗方案及其疗效转归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75例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头痛和呕吐;脑脊液检查显示颅内压升高,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呈现"一高二低"现象;76.00%患者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以肝病多见;对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增菌培养,共检出新型隐球菌菌株42株,分离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敏感性较高;临床上主要采用5组治疗方案,其中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治愈率较高。结论 CNM患者以颅内高压为特点且多伴有慢性基础病;隐球菌对多种抗菌药敏感,临床对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及时有效控制是良好治疗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重组14-3-3ε蛋白(rCs 14-3-3ε)对肝内胆管癌细胞株CCLP-1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观察该过程中CCLP-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 用不同浓度(1、5、10 μg/ml)rCs 14-3-3ε与CCLP-1细胞共孵育24、48、72 h后,通过Q-PCR、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检测vimentin的表达水平.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rCs 14-3-3ε对CCLP-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Q-PCR实验表明5μg/ml rCs 14-3-3ε刺激CCLP-1细胞72 h后及10 μg/ml rCs14-3-3ε刺激CCLP-1细胞24、48、72 h后,vimentin mRNA水平显著上调;Western blot实验显示,10 μg/ml rCs14-3-3ε刺激CCLP1细胞48、72 h后,vimentin蛋白水平显著上调.划痕实验表明,rCs 14-3-3ε(10 μg/ml)能够促进细胞的迁移能力,处理后的细胞迁移率增大(P<0.01);Transwell小室检测显示,rCs 14-3-3ε(10 μg/ml)处理组中穿膜细胞数为对照组的1.78倍,显著增加(P<0.05).结论 rCs 14-3-3ε可以通过上调vimentin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肝内胆管癌细胞株CCLP-1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