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高敏感性的双抗体夹心珠粒酶标法(简称Bead ELISA),能检测细茵多种毒素。其测定的最低浓度是TDH,Shiga toxin及VT均为60pg/ml,LT,CT均为0.2ng/ml。现场标本测大肠杆茵362株,Bead ELISA法测出39株产LT。改良Elek法测出35株产LT。该法测疋的全过程仅需3.5小时,操作简便、敏感,试剂保存时间长,可制成药盒。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小分子量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经戊二醛聚合成功地免疫了Balb/c小鼠,小鼠脾细胞与SP2/O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株产生特异性ST单克隆抗体(ST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用特的STMcAb建立了检测ETEc ST的竞争性ELISA。该方法检测ST的敏感性较乳鼠灌胃法(SMA)高30倍。用两种方法对330株腹泻监测点的大肠杆菌做平行试验,发现12个相同的菌株两种试验ST均阳性,其余菌株两种试验均阴性。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相继报道了产肠毒素大肠菌(ETEC)是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可在婴儿、成人中引起腹泻,也是旅行者腹泻的病原菌。很久以来已知可引起婴儿腹泻而又与一般大肠菌不同的致病性大肠菌能被几种特殊的血清型所凝集。自从1956年De等发现了产生肠毒素的大肠菌后,1968年Sack等从有霍乱样症状的病人大便中未曾分离到霍乱弧菌或其它致病菌,而分离到能产生致腹泻  相似文献   
5.
按Penner血清分型方法,应用被动血凝试验对349株空肠/结肠弯曲菌进行了分型,其中病人287株,可分型208株(72.5%);健康带菌者17株,可分型11株(64.7%);动物45株,可分型32株(71.1%)。说明Penner血清分型法在我国基本适用,但我国还有新的血清型存在。可分型的菌株共达57个不同的血清型,与国外集中于2、4和3型的报道不一致。从动物菌株的血清分型提示鸡与人的关系比较密切,可能是人类空肠弯曲菌肠炎的主要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葡萄球菌蛋白 A(简称 SpA)是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具有的细胞壁成份,它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血清 IgG 的 Fo 片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为进一步研究 SpA 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必须获得纯化的 SpA。纯化方法有用酸沉淀和电泳或用柱层析、凝胶过滤等,但都较繁复,产率不高。Hjelm 等(1972)用溶葡萄球菌素(Lysostaphin)消化细菌后再经 IgG 柱的亲和层析以纯化 SpA,产率高,但溶葡萄球菌素来源困难,价格昂贵。我们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对这一方法作些改良,获得产率较高的纯化 SpA。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1983年上海地区7~9月份自1~3岁腹泻幼儿中分离的产肠毒素大肠菌(ETEC)情况。在109例1~3岁腹泻幼儿中应用改良Elek试验测定不耐热肠毒素(LT),乳鼠法测定耐热肠毒素(ST),检出ETEC 17株,检出率为15.59%,其中ST阳性株占47.08%,LT阳性株占11.76%,LT和ST同时阳性的菌株占41.18%。同期自同年龄组79名正常幼儿中分离到ETEC5株,分离率为6.33%。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0—3岁小儿腹泻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岁以下小儿的急性腹泻发病率较高,我们于1983年6月至12月对上海地区0—3岁急性腹泻患儿的病原学进行了调查研究。材料和方法一、分组病例组选择:大便标本取自儿科医院0~36月龄急性腹泻(病程在72小时以内)门诊病儿(无并发症),采样前10天内未曾接受过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共213例。对照组选择:大便标本取自该院保健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腹泻高峰季节(6~9月)中3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病例和疑似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肠炎中,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的分离率分别为13.08%和14.89%。48例弯曲菌肠炎病例中同时分离到痢疾杆菌的占35.41%。托儿所内3岁以下正常婴幼儿中弯曲菌空肠亚种带菌率为0.99%。电镜观察人和鸭群中分离到的这种亚种与阳性对照组一样,具有两端鞭毛.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O157∶H7是80年代初发现的肠道致病菌,大量调查结果证实禽、畜类动物是大肠杆菌O157∶H7的贮存宿主,也是造成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因。为了解本市家畜、禽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H7情况,我们于1999年5~10月开展了本市家畜、禽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H7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采集本市郊区部分奶牛场、养猪、鸡场的奶牛、猪、鸡新鲜粪便和超市、集市销售的新鲜牛、猪肉标本。2培养基:山梨醇麦康凯、新生霉素MEC增菌液、MUG肉汤及生化反应试剂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养基室提供。3试剂:O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