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和面肌痉挛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梅芬  李惠民 《湖南医学》2001,18(2):132-133
  相似文献   
2.
角膜层间灼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层间灼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有明显眼痛且视功能差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4例,其中人工晶体植入术后5例,白内障摘除术后3例,抗青光眼术后绝对期3例,眼外伤2例,玻璃体切割术后1例,随诊观察5~24个月。结果病人症状消失,12例患者角膜大泡在3~4周内愈合,2例在6周内愈合,无复发。结论角膜层间灼烙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的改善角膜基质微环境,促进角膜上层愈合,重建正常眼表,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眼底荧光造影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的患者108例(108眼),使用综合疗法治疗.综合疗法即中药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1.5g,tid)及曲安奈德(40mg)球后注射治疗联合激光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视力,眼底荧光造影检查,黄斑OCT(黄斑厚度分析)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视力提高者分别为52眼(48.15%),78眼(72.22%),99眼(91.67%);治疗后眼底荧光造影示治愈的分别为79眼(73.15%),94眼(87.04%),98眼(90.74%),黄斑中心凹厚度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期配对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疗法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蛋白胶联合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减轻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疼痛的效果。 方法:对52例7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纤维蛋白胶联合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28例38眼和对照组(缝线组)24例34眼。试验组及对照组给予常规20 g/L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后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试验组采用黏合剂将植片与植床进行粘贴,对照组采用10-0缝线缝合植片与植床。术毕,试验组角膜表面放置角膜接触镜,对照组不配戴角膜接触镜。主要术后观察患者的术后1,2,3,5,7 d疼痛评分。术后随访6mo,观察植床与植片的匹配程度及感染、复发、植片愈合不良、结膜下囊肿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为P=0.000)。观察期内,两组植床与植片均成功固定于巩膜表面,并全部成活,同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复发、植片愈合不良、结膜下囊肿等并发症。 结论:联合运用纤维蛋白胶黏合剂粘及角膜接触镜,可明显减轻翼状胬肉术后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百濑皓式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中,改用球结膜反眉形切口和连续环形撕囊,并使用自制注吸分离系统抽吸皮质,共治疗236眼.结果术后三个月,矫正视力≥0.5者227眼,占96.2%,≥1.0者137眼,占58.1%.术后平均散光0.75D±0.50D,与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并发症少.结论本法有利于暴露术野,保持囊袋完整,彻底地清除切口侧皮质.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共同性内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共同性内斜均采用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根据斜视度不同,单眼或双眼内直肌后徙6-9mm。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无明显内转及辐辏受限现象,术后经视功能训练,有部分患者恢复Ⅲ级视功能。结论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是治疗共同性内斜的一种安全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可拆缝线的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可拆缝线的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将 5 9例 6 0只青光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组 30只眼的小梁切除术中 ,于巩膜瓣两侧边中点处各加缝一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 ,术后 3~ 5天予以拆除。随访 6~ 12个月 ,平均 9个月 ,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及并发症 ,与常规小梁切除术作对照 ,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后第一天 ,前房全部形成 ,眼压均值为 (2 0 7± 0 4 3)kPa(1kPa =7 5mmHg) ,4 0 %患眼视力保持不变或增进 ,炎症反应轻 ,并发症少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术后 6个月 ,眼压均值为 (1 99± 0 5 1)kPa,90 %患眼视力保持不变或增进 ,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结论 :可拆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可以促进前房形成、视力恢复 ,减少炎症反应及术后并发症 ,有利于眼压控制和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美国史赛克钛网修复眶壁骨折区,比较手术前后复视程度、眼球内陷度、眼球运动情况。结果全部术后复视消失,眼球内陷改善、眼球运动良好,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钛网植入术在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手术中,方法简单,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改良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百濑皓式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中 ,改用球结膜反眉形切口和连续环形撕囊 ,并使用自制注吸分离系统抽吸皮质 ,共治疗 2 36眼。结果 术后三个月 ,矫正视力≥ 0 .5者 2 2 7眼 ,占 96 .2 % ,≥ 1.0者 137眼 ,占 5 8.1%。术后平均散光 0 .75 D± 0 .5 0 D,与术前比较 ,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并发症少。结论 本法有利于暴露术野 ,保持囊袋完整 ,彻底地清除切口侧皮质。临床效果好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患者 贺×× 女  68岁 住院号 3 60 4 因左眼胀痛伴同侧头痛 ,视力障碍 2年 ,左眼失明 1年 ,以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左绝对期、右慢性期 )、左眼大泡性角膜炎 ,于 2 0 0 0年6月 13日收入病房治疗。入院时右眼视力 0 .1,矫正视力 0 .8,左眼无光感 ,右眼眼压 4 .77k Pa ( 3 5 .76mm Hg) ,左眼 7.2 9k Pa( 5 4 .66mm Hg)。左眼睫状充血 ( )角膜雾状水肿 ,可见多个大泡 ,前房浅 ,前房周深 1/ 4 CT,虹膜表面有许多新生血管 ,瞳孔竖椭圆形 ( 4 mm) ,光反射消失。晶体轻度混浊 ,眼底窥不进。右眼视乳头色正常 ,C/ D约 0 .4 ,动脉反光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