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济南市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及中小学校卫生设备配置情况,为学校卫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卫生设备配备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及卫生设施设备配备要求自编问卷,对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公办中小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及卫生设备配备情况进行普查。  结果  济南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23名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其中专职人员占26.1%。全市公立中小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总配备率分别为13.9%,74.7%,校医配备达标率为19.8%,92.2%的保健教师为兼职。寄宿制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总配备率分别为20.0%和66.7%,校医配备达标率为12.5%。16.8%的公立中小学校和23.3%的公立寄宿制中小学校没有校内在岗的校医和/或保健教师。全市27.6%的公立中小学校配备卫生室,70.8%配备保健室,10.3%的学校未配备卫生(保健)室。卫生(保健)室的基础设施和诊疗设备达标率均未达100%。  结论  济南市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及中小学校卫生设备配置情况与国家相关要求差距较大。应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保障中小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济南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86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对照组为86例手足口病轻症病例,用问卷调查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接触史、就诊史、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等信息,对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发病到就诊日期、初诊单位类型为村级、患儿出现发热、足部皮疹、口腔疱疹、臀部皮疹、咳嗽、呕吐、有病例接触史、EV71阳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出现发热(OR=89.38)、口腔疱疹(OR=22.28)、臀部皮疹(OR=234.81)、呕吐(OR=23.90)、有病例接触史(OR=31.48)和EV71阳性(OR=71.65)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识别发热、口腔疱疹、臀部皮疹、呕吐等症状的患儿,对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提高EV71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率,可降低由EV71导致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济南市流感流行特征及优势毒株的分布,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济南市4所哨点医院报告流感样病例33 489例,平均就诊百分比为1.34%(0.93%~2.58%),以2009年最高(2.58%)。0~4岁组流感样病例占报告总数的60.00%,5~14岁组占17.93%。病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22.55%,以新甲型H1N1、B型和H3N2居多;2009年阳性率最高为48.54%,其次为2012年34.02%。2009年10-12月和2013年1月病毒型别以新甲型H1N1为主,2009年9-11月以H3N2为主,2010-2012年1-3、12月以B型为主。共报告暴发疫情43起,其中2009年38起;发生地以中学、中职学校(17起)和小学为主(15起)。结论济南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较平稳,有春季和冬季2个高峰,病例以小年龄组居多。不同年度流感病毒优势毒株有变化。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济南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变化趋势,掌握其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4-2011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进行描述。结果 2004-2011年济南市共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394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80/10万,2010年发病最高(3.79/10万)。市区发病高于郊县(χ2=188.69,P〈0.005);除2010年9月发病高峰(149例)外其他各月发病无明显波动;男、女分别发病261和133例,性别发病数比为1.96︰1;〈5岁和10-24岁人群发病较多,分别为50和159例,占12.69%和40.36%;学生发病最多,共145例(占36.80%)。结论济南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建议适时开展病原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多次感染的发生率,与单次感染病例在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的不同,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1年济南市手足口病个案数据,筛选多次感染的病例,计算发生率,分析人群和发病时间特点与单次感染病例的不同。结果 2005~2011年济南市报告手足口病39 095例,771名患者两次及以上感染,二次感染发生率1.97%,三次感染发生率2.20%;发病年龄1个月~77岁,5岁以下患者占85.53%(33436例);总病例中男性23 545例,女性15 550例;多次感染病例中第一次感染男性514例,女性257例;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分别占54.38%、41.46%和3.54%;临床病例38 227例,实验室诊断病例868例,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38.71%、38.13%和23.16%。结论男性二次感染发生率高于女性,多次感染病例平均发病间隔为11.24~14.18个月。多次感染发生率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和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A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1-3]。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型别较多,目前既无有效疫苗,也无特效预防药物。此文旨在了解济南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14日,济南市报告了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死亡病例,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对该起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报告。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30日,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知,章丘市官庄乡闫家峪村1名村民经实验室检测,布鲁氏菌病(布病)血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均呈阳性。7月5日,再次接到通知,该村又出现1例布病新发病人。接到通知后,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章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高病死率为特点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济南市自1982年报告首例后,发病率逐年上升,1986年和1995年分别出现流行高峰年,随后发病率平稳下降.为掌握该市HFRS人间疫情、鼠间疫情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做好HFRS的防治工作.2003年对济南市疫情分布特点及鼠种密度和带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济南市1997~2003年结核病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济南市结核病发病情况,为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1997~2003年结核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3年结核病年均发病率为20.97/10万,病死率为0.04%。农民发病占60.02%;男性发病是女性的2.10倍;发病高峰在1月;痰检阳性率为61.50%。[结论]青壮年男性农民、工人、学生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