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县1991~2005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县自1991年规范性病疫情报告后,性病病例报告的种类、数量逐年增加,疫情呈快速增长趋势。为了解全县性病流行情况,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对全县1991~2005年各医疗单位报告的性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1流行趋势1991~2005年共报告性病1119例,1992年报告发病率为3·87/10万,1993年最低,为0.60/10万,2004年最高,为24.26/10万。15年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2~2005年平均发病率为18.28/10万。2性病的种类及构成1991~2005年全县性传播疾病有淋病、尖锐湿疣、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及性病性淋巴…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8月 ,公安县藕池镇项岭村发生了一起食源性伤寒爆发疫情 ,集体进餐 340人 ,2 9例发病 ,发病率为8.5 3%。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细菌培养结果 ,认为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爆发疫情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公安县斗市镇某蔬菜场职工屈某 ,男 ,4 5岁 ,于 2 0 0 2年7月 8日到藕池镇项岭村 3组照顾患脑血管意外的父亲时 ,当日就出现发烧、乏力、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 ,到村卫生室作感冒治疗 ,未见好转。 7月 12日 ,藕池镇中心卫生院诊断其为伤寒。 7月 10日、12日与其有密切接触的 2个侄女分别也出现…  相似文献   
3.
公安县麻疹流行已久 ,虽然计划免疫冷链运转降低了其发病率 ,但仍未控制流行。为了探讨其流行特征和规律 ,达到控制、消除麻疹的目标 ,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自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上报传染病年报、月报表、传染病报告卡及个案调查资料。2 结果2 .1 流行概况  195 1~ 2 0 0 1年的 5 1年中 ,每年均有麻疹病例发生并有疫情报告。全县 16个乡镇均发生麻疹病例 ,累计达 114 2 5 0人 ,死亡 6 0 8人。年平均发病率为 2 80 .4 9/ 10万 ,年平均病死率为 10 .4 3/ 10万 ,其中 195 9年发病 90 5 8人 ,死亡 2 38人 ,病死率高达 …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基于硬件的路由器价格往往较高,不为一般的单位所接受,而基于软件的路由器,功能上并不比基于硬件的专用路由器差,但成本很低。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普通的低档电脑组建成宽带路由器防火墙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组建的路由器经过本单位网络中心两年多的使用证明,该路由器功能齐全,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对于SOHO的局域网接入互联网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5.
公安县1951~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公安县狂犬病流行趋势,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1951年~2005年的130例狂犬病人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论:凡犬、猫咬(抓)伤者,均应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手及头面部要咬(抓)伤者,还应常规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  相似文献   
6.
公安县自1982年7月原南平公社新田大队发生首例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以来,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发病率大幅度上升,近几年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夏秋季主要传染病之一。为了探讨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以期制定防疫对策,指导防制实践。现将公安县1982-2004年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历年钩体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动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不安全的预防接种势必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996年公安县发生的一起预防接种事故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为了解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我们进行了调查 ,现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由公安县卫生防疫站设计统一的“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反应个案调查表”,并派流行病学医师对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 43名儿童进行个案调查。1.2 样品采集1.2 .1 现场采集三星村卫生室已煮沸消毒的 5 m l注射器 2具 ,4号半针头 2 0 0颗。1.2 .2 冻干乙脑减毒活疫苗是卫生…  相似文献   
8.
薛维军 《疾病监测》2005,20(6):285-288
目的研究洪涝灾害对钩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及有效防治策略。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洪涝对公安县人间钩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结果1990~2000年公安县钩体病年均发病率7.99/10万,发病时间以7~8月份为主。采集鼠肾53只、猪肾168只培养为阴性,用PCR法检测,鼠肾有6只阳性,阳性率为11.32%,猪肾有1只阳性,阳性率为0.59%,鼠带菌率比猪带菌率要高。健康人群血清黄疸出血群平均抗体与波摩那群一致,均为0.048μg/μl,流感伤寒群平均抗体为0.056μg/μl。开展钩体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钩体病的发生与流行。通过对1999~2000年公安县降雨量、气温、长江水位与钩体病发病率作单因素分析,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洪涝灾害可以影响钩体病的流行,但不是决定因素。钩体病防治策略应采取以加强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健康教育、接种钩体疫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自 1960年报告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以来 ,至 2 0 0 0年已累计发病 15万余例 ,病死 2 0 0 0余例。该病地理分布广泛 ,动物宿主多 ,菌型复杂。为了掌握钩体病流行规律 ,控制该病流行 ,我们对影响钩体病发生、流行的若干因素作了调查 ,拟通过对其流行因素的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洪水对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和流行规律的影响及有效防治策略。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apsall.O分析软件统计数据,研究洪水对人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结果 1960~2002年湖北省钩端螺旋体病年均发病率2.61/10万,病死率2.90%,发病时间以8月份为主,占调查总数68.69%。野外鼠类、放养的猪和牛为受灾地区主要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钩体病人感染的血清型为13群20型,其中黄疸出血群占57.29%,波摩那群28.60%,乳山型钩体抗体在我国钩体病人感染的血清中首次发现。将仙桃市、枝江县近10年气温、降雨量资料与钩端螺旋体病年均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只有仙桃市8月降雨量与钩体病发病率相关有显著性。经8万余例人群接种双价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未发现严重副反应和异常反应,安全性良好。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1针注射后1年内,对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人保护效果达95.57%,血清抗体阳性率和GMT均在6个月时达到最高峰,其黄疸出血群(赖型)和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抗体阳转率分别达96.2%和95.7%,其C,MI’分别为1:87.72和1:47.48。1年时黄疸出血群的赖型和七日热群的七日热型仍分别有53.8%和29.0%的阳性率,基本达到保护所需的抗体水平,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结论 洪涝灾害可以影响钩端螺旋体的流行,但不是决定因素。不同洪涝灾害类型对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影响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在可能暴发流行钩端螺旋体病的地区,应该采取包括加强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健康教育、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