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共振拉曼散射光谱法测定皮肤类胡萝卜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用共振拉曼散射光谱法测试皮肤类胡萝卜素水平,观察机体类胡萝卜素变化情况。[方法]120名成年受试者按照其年龄、性别和试验前皮肤类胡萝卜素指数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人群每天补充β-胡萝卜素12.6mg,共8周。两组人群在试验前、试验第4周末和第8周末,分别运用共振拉曼散射光谱测试受试者皮肤类胡萝卜素,观察皮肤中类胡萝卜素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进行膳食调查,了解膳食摄入情况。[结果]试食组人群补充β-胡萝卜素第4周时皮肤类胡萝卜素指数比试验前的基础值上升了24.3%、第8周时比试验前的基础值上升了44.0%,且与对照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由于两组人群在试验期间的膳食摄入情况没有差异,实验中试食组人群皮肤类胡萝卜素指数的增高可认为与补充β-胡萝卜素有关。共振拉曼散射光谱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反映皮肤类胡萝卜素水平,进而提示机体类胡萝卜素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及对膳食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及其对肥胖膳食干预的影响。方法从血凝块中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上海340名成年人的CETP基因TaqIB位点多态性;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并测定血脂;对其中的肥胖人群进行膳食干预,分析CETP基因多态性对干预效果的影响。结果(1)B1B1、B1B2和B2B2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5·6%、47·9%和16·5%,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B1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肥胖组人群和正常组的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结果相同。(2)三种基因型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差异有显著性,B2B2型的HDL水平最高。控制环境影响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3)B1B2型膳食干预后HDL水平明显升高,这与其他基因型显著不同;控制基线HDL水平和性别因素后基因型对HDL水平改变没有影响。结论CETP-TaqIB位点B2B2基因型具有较高的血清HDL水平,成年肥胖人中此位点多态性无特殊性;基线HDL水平影响不同基因型的HDL对膳食干预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鼠肺巨噬细胞Dll1及MHC Ⅰ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的关系,为制备有效的新型抗流感病毒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异型免疫组(用rL H5株重组二联活疫苗免疫)、同型免疫组(用A/H1N1流感病毒免疫)和未免疫感染组(用PBS代替疫苗),不同疫苗免疫小鼠后均感染A/H1N1型流感病毒,比较3组小鼠肺巨噬细胞Notch Dll1及MHC Ⅰ表达情况,并研究干扰素(IFN) γ、T细胞水平变化。结果异型免疫组感染4 d和7 d后,肺巨噬细胞Notch Dll1[分别为(0.01460±0.00125)和(0.01750±0.00196)] 及MHC Ⅰ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0.03050±0.0029)和(0.0495±0.0024)]显著高于感染前[分别为(0.00045±0.00004)和(0.0120±0.0018)],未免疫感染组感染4 d和7 d后Notch Dll1[分别为(0.01010±0.00107)和(0.01320±0.00143)]和MHC Ⅰ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0219±0.0024)和(0.0248±0.0022)]均高于感染前[分别为(0.00032±0.00007)和(0.0090±0.0013)];异型免疫组感染4 d和7 d,后Notch Dll1和MHC Ⅰ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同型免疫组[感染4 d和7 d后,Notch Dll1分别为(0.00089±0.00018)和(0.00143±0.00096),MHC Ⅰ mRNA分别为(0.0038±0.0008)和(0.0008±0.0002)及未免疫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后第7天,异型免疫组IFN γ、CD8+T细胞的百分比含量为(3.31±0.34)%,高于同型免疫组和未免疫感染组[分别为(0.38±0.06)%和(1.58±0.27)%];感染后第5 天,异型免疫组流感病毒量为[(6.26×105)±(3.7×105)]copies/μL,低于未免疫感染组[(6.85×107)±(2×107)]copies/μL,而高于同型免疫组(400±250)copies/μL (均P<0.05)。结论小鼠肺巨噬细胞Dll1及MHC Ⅰ的表达可能在以CTL为主流感病毒异型交叉保护免疫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血脂和膳食因素的关系。方法从血凝块中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上海800名成年人的PPARγ基因C161→T位点多态性;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膳食调查及血脂谱项目测定。结果(1)CC、CT和TT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5.1%、47.0%和17.9%,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高脂血症组人群和血脂正常组人群的基因型CC、CT和TT及等位基因C和T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和T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2)调整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后,三种基因型的甘油三酯(TG)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C型的TG最高。(3)调整性别和年龄后,三种基因型的蛋白质摄入量差异有显著性。(4)高血脂症组人群不同基因型人群中,总能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与血清TG水平的负相关性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PARγ基因C161→T位点多态性与TG水平有关,CC型的TG水平最高,和蛋白质摄入量有关联;该位点多态性可能会影响血清甘油三酯对膳食干预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5.
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对代谢综合征和膳食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gamma,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和膳食因素的关系.方法 从血凝块中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上海224例成年代谢综合征人群以及224名对照人群的PPARγ基因C161→T位点多态性;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膳食调查及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CC、CT和TT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2.4%、49.6%和18.0%,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代谢综合征人群和正常组人群的基因型CC、CT和TT及等位基因C和T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和T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基因型人群中体质指数、腰围和臀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T基因型的水平最高.代谢综合征人群不同基因型人群中,蛋白质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负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PARγ基因C161→T位点多态性与体质指数、腰围和臀围有关;该位点多态性可能会影响膳食对血清甘油三酯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SNP rs1137101多态分布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联。方法对1682名上海某区小学学龄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腰围测量,及瘦素受体基因SNP rs1137101多态位点基因型分析,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该基因位点多态分布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HtR)等肥胖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该人群LEPR基因SNP rs1137101多态位点基因型AA、AG及GG频率分别为0.012、0.224、0.764,等位基因A和G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14和0.86,符合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X2=1.301,p>0.05);调整性别、年龄、学校所在地区后,AA/AG组和GG组中超重率分别为13.1%和9.1%,其OR值为1.43(95%CI:0.97-2.10,p=0.074),BMI高组和低组中AA/AG基因型携带者比例分别为26.3%和21.1%,其OR值为1.30(95%CI:1.01-1.68)。结论 LEPR基因SNP rs1137101多态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与中国学龄儿童超重及高BMI相关,是该人群肥胖的易感因素之一。[营养学报,2012,34(6):536-53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儿童进食障碍状况及相关心理行为特征,为预防肥胖和进食障碍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2配对的方法,采用进食障碍问卷儿童版(Eating Disorders Inventory of Children,EDI-C),对上海市某区6所小学二~四年级186名超重肥胖儿童以及372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调查,评价超重肥胖与发生进食障碍的相关性。结果超重肥胖组求瘦倾向、形体不满、自信心不足和内感受缺陷分量表得分超过正常值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1);体重正常组的贪食分量表得分超出正常值的人数比例高于超重肥胖组。超重肥胖组中,女生更易患贪食,但不同年龄组女生量表得分超过正常值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肥胖与形体不满及求瘦倾向等进食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需要对进食障碍儿童进行全面干预和适当行为矫正。  相似文献   
8.
鼻石1例     
患者 男 ,56岁。因右侧鼻阻伴头痛 1年 ,加重 1月 ,于 1998年 2月 6日以鼻石入院。检查 :右侧鼻腔可见一巨大结石 ,阻塞整个总鼻道 ,有较多黄稠分泌物 ;鼻中隔穿孔 ,结石横跨鼻中隔至左侧鼻腔 ,但未完全阻塞左侧总鼻道 ,分泌物较少 ,稀薄。试从鼻腔取出结石 ,因太大未成功 ;又用咬骨钳试图将结石咬碎后取出 ,但因其质地硬 ,亦难如愿。于是在唇龈间正中做一横形切口 ,约 4cm长 ,分离至梨骨 ,切开鼻腔底粘膜 ,暴露结石 ,将结石斜形取出。结石约 4cm× 2cm× 1.5cm大小 ,呈灰褐色 ,表面呈桑椹状 ,质硬。鼻腔底粘膜糜烂 ,广泛性渗血 ,…  相似文献   
9.
挑灸疗法是在针挑疗法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是一种传统外治疗法。本文主要对近些年来挑灸疗法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其机理以及治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便为大家今后的医疗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要 背景:生物人工肝核心材料为肝细胞,其功能好坏直接影响临床效果。 目的:模拟构建一种能够和肝衰竭血清对体外培养肝细胞具有相同生物学效应的组合物。 方法:观察和对比模拟肝衰竭血清、人肝衰竭血清和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对培养的CL-1细胞形态学和细胞活力的变化,检测CL-1细胞酶包括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谷胱甘肽的分泌量。 结果与结论:模拟肝衰竭血清和人肝衰竭血清对培养的CL-1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谷胱甘肽的分泌量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CL-1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细胞功能良好。结果提示,模拟肝衰竭血清组合物与人肝衰竭血清对CL-1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