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益气活血中药内服并静滴灯盏花、清开灵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蔺应芬 《光明中医》2002,17(4):16-18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如何正确地投剂选药是临证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疗效的好坏和治疗的成败 ,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其临床意义不言而喻。本文结合个人临床实践 ,拟就如何临证用药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1 顾护脾胃内经《素问·刺法论》云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说明正气的强弱不仅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而且疾病的发展变化也多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存亡 ,在治疗中重视保护或扶助正气 ,强调人体本身抵抗力、修复力的内在因素的作用 ,提高机体抗御和驱逐病邪的能力 ,至关重要。而脾胃是正气之源 ,《灵枢·刺节真邪篇》说 :“真气者 …  相似文献   
3.
4.
慢性胃炎病理特点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蔺应芬 《光明中医》2002,17(3):12-14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祖国医学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常因忧思恼怒、情怀不畅、饮食不节、饥饱无常 ;禀赋不足、劳倦内伤而引起。临床上常出现上腹疼痛、胀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呕吐、上腹灼热、口干口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呆食少、手足欠温等主要症状 ,这是一个复杂的症候群 ,就病位而言 ,涉及脾胃肝胆 ,就病性来讲 ,内寓虚实寒热及气血。由于本病证候及辨证繁复 ,临床论治 ,殊费斟酌。实非一证一候可辨 ,一方一法可施。探讨慢性胃炎的病理特点 ,是寻求该病治疗规律和提高临床…  相似文献   
5.
我们1998年12月~2001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2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2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2±5)岁;病程2~10年,平均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是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纤维胃镜对本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由于该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气血同病的病理特点,为此笔者从其病理特点出发,以虚实兼顾,寒热并用,气血同调为组方法则,自拟加味四君子汤对80例慢性胃炎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胀病因病机及其证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导致肺气胀满、肺脾肾虚损、气道滞塞不利而出现的胸中胀满.胀闷如塞痰涎壅盛,上气喘咳、心悸、烦躁,动则尤甚,甚则面色晦暗,唇甲青紫,颜面、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难愈为特征的病证.多见于老年男性,特别是抽烟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相似文献   
8.
蔺应芬 《职业与健康》2002,18(5):133-133
目的 观察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6例脑梗死患者应用速避凝0.4ml脐旁2cm皮下注射,每日2次,10~15d为1疗程,另外22例脑梗死患者用血塞通(Ginsenin)0.5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15d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疗效稍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副作用少,方法简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胰腺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6月采用大柴胡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有中上腹或左上腹突发性剧烈疼痛及压痛;发病3h血淀粉酶>64u(Winslow法),24h后尿淀粉酶>32u(Winslow法),白细胞总数增多或正  相似文献   
10.
蔺应芬 《光明中医》2007,22(7):38-39
目的:观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48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运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参芪六味地黄汤加味,比较两组尿蛋白、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二月后各项指标均有下降,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D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