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即时口服优思明片和(或)宫腔应用几丁糖凝胶对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宫腔粘连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9 300例早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或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分为4组,其中优思明药物组2000例,几丁糖组1800例,联合药物组3000例,对照组2500例,随访4组人流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及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 3组药物治疗组较对照组月经复潮时间短(P<0.05),月经量减少率及宫腔粘连发生率低(P<0.05);联合药物组较优思明组及几丁糖组月经复潮时间短(P<0.05),宫腔粘连发生率低(P<0.05),月经量无明显差异(P>0.05);优思明组较几丁糖组月经复潮时间短(P<0.05),宫腔粘连发生率低(P<0.05),但月经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联合应用优思明片和几丁糖凝胶能尽快恢复月经,明显减少宫腔粘连发生率,同时不影响月经量,明显改善人流后子宫复旧情况,减少病患痛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术后辅助放疗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具有高危因素的I期及II-Ⅳ期患者共56例,对不同期别患者进行手术以及术后放疗,观察统计两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和生存率。结果在5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进行随访调查发现90%患者恢复良好,具有高危因素的I期及II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手术后复发率为6.7%,并发症发生率6.7%;III、IV期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为35.6%,手术后复发率76.9%,并发症发生率23.1%。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接受有效的放疗具有重要意义,术后辅助盆腔放疗可以提高具有高危因素的I、II期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对于III、IV期子宫内癌,术后放疗不能改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蔡海瑜 《中外医疗》2013,32(16):56-56,58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1—2012年来该院治疗的10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管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对照采用开腹的方法,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用腹腔镜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切除术50例,成功完成手术的患者均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在手术过程中,对照组的出血量比观察组多,手术时间长、术后住院时间长。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性小,利于患者恢复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宫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47例,分析总结其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结果 本组47例宫腔镜手术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中,34例为子宫穿孔,经病情观察及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8例为出血,予以宫腔内留置Foley导管并予以宫缩素以后治愈;1例为空气栓塞,经急救后治愈;4例为TURP综合征,经急救以后治愈.结论 对于行宫腔镜手术者,需具备娴熟的手术技术,加强医护患以及麻醉之间的良好配合,全面控制手术时间以及膨宫液等,加强病情观察,可有效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类固醇敏感性调节蛋白相关脂类转运体结构域13(StarD13)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并在术后经病理证实的8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上皮性卵巢癌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6例(卵巢良性肿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水平;通过Ualcan数据库检索,比较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Ualcan数据库中,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本研究结果与Ualcan数据库一致,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与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组织分型无关(P>0.05),与FIGO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StarD13阴性表达患者5年内存活率(28.85%)低于StarD13阳性表达患者(75.00%)(P<0.05);肿瘤低分化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tarD13阳性表达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大部分呈阴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出现盆腔疼痛仅有1例,对照组为9例;观察组出现痛经为1例,对照组有4例;观察组出现月经紊乱为2例,对照组为5例;观察组复发为1例,对照组为11例。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单纯静脉用药,其可在短时间内治愈,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可积极应用该种治疗方式,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或静脉双途径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紫杉醇静脉滴注并联合顺铂进行腹腔给药,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滴注给药。记录两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白细胞减少、贫血、脱发、SGOT/SGPT异常及肌肉关节疼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通过静脉和腹腔给药双途径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可以耐受毒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女性不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接诊的13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EMT不孕后行IVF-ET助孕治疗患者为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组(77例)、未妊娠组(58例),对两组妊娠结局影响因素予以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不孕年限.IVF-ET周期数、基础FSH、HCG日LH、获卵数量及HCG日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以妊娠结局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可移植胚胎数为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T女性不孕经腹腔镜治疗后辅以IVF-ET后的妊娠结局较好,但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积极采取一系列影响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患者于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前应用戊酸雌二醇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因重度IUA行分离术的96例患者,按术前是否用药分为预处理组46例:于手术前3个月连续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 mg,1次/d,最后10 d加用黄体酮0.1 g,2次/d,出血撤退后手术;术后连续口服21 d戊酸雌二醇1 mg,3次/d,最后5 d加用黄体酮胶丸0.1 g,2次/d口服,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50例:术前不予处理,术后治疗与预处理组一致。随访两组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宫腔再粘连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宫腔再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IUA患者TCRA术前应用戊酸雌二醇预处理对预防宫腔再粘连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