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健康教育题库建设是健康教育指标制订和评价工作规范化的需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确定题库内容、建立基础题库、确定题目难易度、建立出题系统、题库系统测试和完善等健康教育题库建设的实践经过,并就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宝山区居民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开展肥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方法,分析其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并对可能与超重和肥胖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69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1.6%和7.0%;超重的男性高于女性(P<0.01),肥胖的女性高于男性(P<0.01);超重和肥胖都随年龄增高而增高(P<0.01),随文化程度增高而下降(P<0.01);肥胖随收入的增高而下降(P<0.05),超重不受收入影响;在职业方面,工人肥胖率最低,离退休人员最高(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脑力劳动、甜食习惯为超重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人均月收入为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宝山区的超重与肥胖问题不容乐观,应充分考虑年龄、性别、脑力劳动、甜食习惯及收入对超重与肥胖的影响,继续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实施《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情况和效果,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宝山区抽取各类公共场所100余家,在新旧版《条例》实施过程中每年进行实施情况和效果的监测。结果新旧《条例》实施后有控烟资料的场所占比都比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但旧《条例》实施6年后曾有明显下降(P0.05)。有禁烟标识的场所占比变化不大,但新《条例》实施后有明显提高(P0.05);有烟具、烟蒂和吸烟场所的占比基本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新《条例》实施后进一步大幅下降(P0.05)。劝阻吸烟的占比在旧《条例》实施后有大幅度提高(P0.05),但中间有所波动。结论宝山区实施《条例》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新《条例》的效果尤为明显,但也要注意《条例》效果消退的可能。应加强宣传和监管,并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宝山区老年人的运动锻炼现状,探讨影响老年人运动锻炼的因素,为制定老年人运动锻炼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宝山区118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其运动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宝山区老年人中的体育人口比例为58.7%,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为47.3%;老年人的主要运动项目为走路,占67.8%,慢跑、保健操、快走和跳舞的比例分别为14.4%、13.6%、13.1%和12.9%;老年人参加运动锻炼的动机主要为锻炼身体和防治疾病,分别占运动人群的90.0%和43.6%;不参加运动的主要原因为不喜欢运动和没有时间,分别占不运动人群的46.0%和43.9%,而认为无场地的仅占3.6%;退休前职业、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否工作、每天家务时间长短及对自身经济的满意与否影响运动锻炼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山区老年人的运动锻炼状况有所改善,但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应从社区、家庭子女等方面加强对老年人运动锻炼的支持、组织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上海宝山区居民的饮食行为特点,分析动态变化规律,探讨饮食行为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合理膳食营养教育。方法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法,2004-2009年连续6年对居民开展饮食行为动态监测。结果当前宝山区居民对豆类、蛋类、奶类摄入频率过低,对甜食类摄入频率过高;从历年动态监测资料来看,对蔬果类、豆类食物摄入频率过低的人群比例,以及对甜食类、高脂类、腌制类食物的摄入频率过高的人群比例,总体都有上升趋势;通过对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低文化、低收入人群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率较高,老年人对肉鱼类摄入频率过低,男性对高脂类摄入过频,而青少年和女性更偏爱甜食。结论宝山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处于以蔬菜类为主转向消费更多动物蛋白、甜食类和高脂类食物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上海市宝山区减少居民食盐摄入干预效果,为控盐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费派发控盐勺等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居民实施控盐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半年、1年和2年对160户家庭及家庭成员进行调查,分析人均日食盐摄入量及居民控盐知信行变化。结果 2年中,社区居民4项盐与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由58.5%上升至79.2%;3项控盐态度平均形成率由72.2%上升至77.4%;平时能劝阻家人烧菜时减少食盐用量的比例由60.7%上升至68.4%,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1年内持续上升,1年后有所下降的变化趋势。人均日食盐摄入量干预前和干预后半年、1年、2年分别为8.00克、7.94克、7.41克和7.78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摄入的盐中,隐形盐人均日摄入达1.65克;食用低钠盐的家庭仅占3.7%。结论控盐干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没有产生食盐摄入量的变化,因此控盐工作要持之以恒,同时要积极倡导食用低钠盐。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命的准备期,知识行为可塑性强,加之群体生活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学校健康教育的依赖性[1].但是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2]及课时不足、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等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中小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为了解宝山区中小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相关工作是否符合学生成长需要,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9-10月开展了针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宝山区社区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忠元  刘玮 《中国健康教育》2001,17(10):612-614
目的 了解宝山区社区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现状,为制订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宝山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基本情况及平时所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目前宝山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大部分为中专毕业,占77.2%,所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多仍停留在卫生宣传的阶段,只有8.7%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进行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及评价的尝试。 接受过一周健康教育相关专业培训的为36.5%。结论 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人才的培养,同时提高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规范,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宝山区健康教育处方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宝山区医务人员和病人对使用健康教育处方的态度以及目前在医的使用情况,以便评价使用健康教育处方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医务人员和就诊病人对健康教育处方的态度及目前的使用状况。结果;病人和医务人员认为在诊治过程中有必要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的分别为83.3%、95.4%;有65.9%的病人曾拿到过健康教育处方,能做到或基本做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的医务人员占97.6%;得到健康教育处方的病人能认真阅读的有82.8%,且不同化程度病人之间有显差异(P<0.01);仅有29.2%的病人认为健康教育处方应该收费,有37.5%的医务人员认为健康教育处方应由医生直接发放。结论: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但建议免费发放,并要在发放渠道和方法上作必要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宝山区各类公共场所控烟环境现状以及居民对控烟知识的知信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运用现场观察法对108个公共场所进行观察,并对场所内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21年宝山区公共场所控烟宣传资料、禁烟警示图片、控烟举报电话、禁烟标识、未设有烟具、未发现烟蒂、设置室外吸烟室的比例分别为50.0%、57.4%、90.7%、99.1%、95.4%、90.7%、26.8%;有15家(13.9%)公共场所发现有人吸烟,其中11家(73.3%)有人劝阻或执法;2015名场所人员调查中,96.2%的人认为每个人都应享有无烟环境的权利,88.9%的人知道《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88.0%的人支持室内全面禁烟,吸烟率为21.7%,其中男性43.8%,女性2.8%。结论应进一步开展公共场所控烟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控烟知识,呼吁居民建立室内全面禁烟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