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横结肠粪石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1~1993年共收治模结肠粪石病人3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随访2~13年,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良好。1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件,年龄为13~18岁。病史2~6年。其中,1例为精神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间断腹胀、腹泻,营养不良。伴发育迟缓l例;间断性柏油作便1例。在外医院按结肠炎、肠结核病治疗,症状地改善。我院采用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3例均确诊为横结肠粪石。行横结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端侧吻合本1例,术后愈合良好,无吻合[I外漏发生。水中见大石近端结肠响不同程度的扩张…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M1的危害、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黄曲霉毒素M1 的理化特性、危害、产生及防治进行了总结 ,详细介绍了黄曲霉毒素M1 的四类检测方法 ,并进行了比较 ,同时展望了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手术、外伤、感染、烧伤等应激反应主要以儿茶酚胺类与5-羟色胺(5-HT)类变化最为显著,口服或静脉糖耐量试验均证实了外伤、休克、感染后存在血糖到组织细胞处理延迟的现象,即"应激性糖尿病"或"外伤性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平面三维超声(3D-US)诊断胃癌及其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胃癌患者分别进行二维超声(2D-US)、3D-US及增强CT(CE-CT)检查,并与胃镜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D-US、3D-US及CE-CT诊断胃癌的准确率分别为81.4%、94.2%、78.5%,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US、3D-US及CE-CT对胃癌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0%、90.9%、65.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US分期准确率及术前T分期准确率明显高于2D-US及CE-CT。结论 3D-US诊断胃癌及术前分期准确率较高,可以作为胃癌诊断和术前T分期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罂粟碱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罂粟碱(papaverine),化学名为6,7-二甲氧基-1-(3,4-二甲氧基苄基)-异喹啉[6,7-Dimethoxy-1-(3-4-dimethoxybenzy1)-isoquinoline],是从鸦片(opiμm)中提取或化学合成制得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1],为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为146℃-148℃,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乙醚,易溶于氯仿.  相似文献   
7.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疗效观察(附5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51例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病变部位神经节段分布采用0.5%利多卡因20ml VitB121000μg(前3次加用地塞米松5mg)行神经阻滞及痛点注射治疗,用VAS评分法评估对带状疱疹性疼痛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每次注射后疼痛均于5min内缓解,VAS在3分以下痛苦表情消失,阻滞区皮肤痛、温、触觉存在,46例经注射1—16次后痊愈。痊愈4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率96.08%。肋问神经阻滞发生气胸1例,发生率1.96%。结论神经阻滞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性疼痛,局部痛点注射能提高带状疱疹性疼痛的治愈率;早期注射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气管软骨异位所致食管狭窄的诊治蔡建荣,杨宝民,陈振生,冯庆气管软骨异位所致食管狭窄是一种先天性少见病,国内外报告共50例左右。本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20个月、4岁、8岁、15岁。经术前改善营养状况控制肺部感染后,全部行手术治疗,术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混合痔手术多模式镇痛效果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局麻下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手术前30 min硫酸吗啡栓20 mg直肠给药,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局部浸润麻醉,术中创缘下注射亚甲蓝注射液20 mg+0.75%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5 mL混合液,术后吲哚美辛栓50 mg直肠给药。对照组术前不予任何处理,术中、术后处理同治疗组。两组均根据保障麻醉良好效果决定是否追加盐酸利多卡因用量。结果局麻注射疼痛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治疗组(2.02±0.50)分,对照组为(5.43±0.86)分;愈合时间治疗组(20.5±3.6)d,对照组为(24.6±5.6)d(P<0.05),头晕、意识障碍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序惯性应用硫酸吗啡栓、亚甲蓝+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吲哚美辛栓,可使局麻混合痔手术达到良好全程镇痛效果,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