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广西流行血吸虫病有19个县(市)。防治初期,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约26%,有的地区高达80%,全区受威胁的人口达1300多万,血吸虫病严重地危害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阻碍经济发展。为了解决消灭血吸虫病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研究人员从50年代起,应用流行病学、病原学、免疫学、生物学、形态生态学、组织管理学等多学科技术,历时40多年的研究,参与人员数百万人,受检人数达19096895人次,查螺面积141407775m^2,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关键技术(如结合农业生产、消灭钉螺)属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人群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方法按流行程度和水系流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并计数。结果调查了9个县(市)27个点13990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9.76%,平均EPG为1083,有6个县(市)查出感染者,其中3个县感染率超过20%。男性平均感染率和EPG分别为13.09%和1320;女性分别为5.89%和658,差异均有显著性。各年龄组人群均有感染,以成人感染为重。蒙古族居民感染率最高,为16.67%;汉族感染率为11.56%,高于壮族的8.17%;壮族感染者EPG最高,为1470。职业分布以医生、教师、农民和行政干部感染为重。结论1989年以来广西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显著上升,疫情快速蔓延,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系统监测桂平市蚊媒状况,为洪涝灾区蚊媒传染病防治提供有效防治策略。方法选择广西洪涝灾区有代表性的桂平市,按农居、猪圈、牛棚3个环境设点,应用诱蚊灯捕蚊。结果蚊类平均密度为156.03只/小时/灯,主要蚊种有4种,即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蚊子种群比例以三带喙库蚊最高为89.98%,其他种群比例较低,分别为中华按蚊占6.36%、致倦库蚊占0.43%、白纹伊蚊占0.01%。结论桂平市蚊媒传染病媒介密度较高;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三带喙库蚊是优势蚊种,其密度和季节消长与当地乙脑流行相吻合,应加强对三带喙库蚊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城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南宁市城区居民华支睾吸虫病感染情况。方法 以ELISA法和改良醛醚法检查来自门诊和现场采集的血清和粪便样本的华支睾吸虫抗体和虫卵。结果 调查共1388例,其中门诊就诊者772人,感染率61.66%,现场调查人群616人,感染率25.6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有吃鱼生史、鱼生史不详和无鱼生史者的感染率分别为58.83%、32.77%及1.88%,三者差异高度显著。以ELISA法与改良醛醚法检测门诊就诊者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率的差异不显著。结论 南宁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严重,对市民健康已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广西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广西人群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 方法按流行程度和水系流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并计数. 结果调查了9个县(市)27个点13 990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9.76%,平均EPG为1 083,有6个县(市)查出感染者,其中3个县感染率超过20%.男性平均感染率和EPG分别为13.09%和1 320;女性分别为5.89%和658,差异均有显著性.各年龄组人群均有感染,以成人感染为重.蒙古族居民感染率最高,为16.67%;汉族感染率为11.56%,高于壮族的8.17%;壮族感染者EPG最高,为1 470.职业分布以医生、教师、农民和行政干部感染为重. 结论 1989年以来广西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显著上升,疫情快速蔓延,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WHO推荐的灭螺药氯硝柳胺杀灭广西钉螺的效果.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浸杀法.结果氯硝柳胺1.0、0.5、0.25、0.125和0.063mg/L,25℃下浸杀24小时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00.00%、100.00%、80.00%、13.33%和6.66%,48小时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16.67%和16.67%.结论该杀螺剂0.25mg/L以上浓度对广西钉螺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WHO推荐的灭螺药氯硝柳胺杀灭广西钉螺的效果。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浸杀法。结果 氯硝柳胺1.0、0.5、0.25、0.125和0.063mg/L,25℃下浸杀24小时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00.00%、100.00%、80.00%、13.33%和6.66%,48小时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16.67%和16.67%。结论 该杀螺剂0.25mg/L以上浓度对广西钉螺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8.
1983年在我区东南部玉林地区的玉林市郊又发现新的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螺面积为425488.5m~2。该地也属于岩溶地区的孤峰溶蚀平原。当地河流与其他疫区的水系没有任何联系。钉螺孳生在低洼地、水沟、荒塘、荒田(地)和石芽地等处。 该地钉螺外形短胖,平均螺高6.27±0.37mm;平均螺宽2.83±0.19mm;平均螺旋为5.85±0.28。外壳呈黄褐色,有髻冠。体螺旋光滑而其他螺旋生  相似文献   
9.
<正> 广西是我国肝吸虫病严重流行区。解放后开展肝吸虫病防治比外省迟20多年,到70年代,在扶绥、黄县进行抽样调查。80年代起,开展零星调查,90年代,逐步扩大调查范围,到目前为止,已调查53个县,发现流行县市48个。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粪检10多万人,感染率为0.91~68.78%,平均感染率为19.7%。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吃生鱼机会越来越多,不仅农村而且城市也有大量吃生鱼者。同时养鱼业迅猛发展,许多农民用新鲜粪便养鱼,诸多因素造成广西肝吸虫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推算全区感染者在200万人以上。感染人数居全国首位,肝吸虫病防治工作不能不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广西病媒生物分布状况,为防治媒介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南北各有代表性的南宁市区和桂林市区进行蚊、蝇、鼠、蟑密度监测.结果 蚊类平均密度为16.15只/小时,主要蚊种为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蝇类总密度为21.77只/笼,,主要蝇种为家蝇、大头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市蝇.鼠类总密度为2.20%,主要鼠种3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蟑类总密度为6.04只/张,主要蟑种为德国小蠊、美州大蠊、澳州大蠊、黑胸大蠊.结论 广西南宁、桂林两市仍存在密度较高的传病媒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