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2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656篇
医药卫生   18866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56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718篇
  2012年   975篇
  2011年   957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944篇
  2008年   990篇
  2007年   939篇
  2006年   890篇
  2005年   865篇
  2004年   739篇
  2003年   698篇
  2002年   576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520篇
  1999年   470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1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多发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记忆、语言及其他认知能力衰退为主,主要病理特征为以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为核心成分的老年斑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在日益增强的老龄化趋势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33和miR-208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和对照组148例。采用qRT-PCR法检测miR-133和miR-208相对表达量。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用ROC曲线分析miR-133和miR-208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miR-133和miR-208相对表达量增加(4.10±0.75 vs 3.21±0.64,P=0.000;43.57±6.54 vs 29.55±6.88,P=0.000);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增加[(608.66±140.66)pmol/L vs (541.53±121.02)pmol/L,P=0.006];再次手术率增高(37.50%vs 2.03%,P=0.000);病死率增高(9.38%vs 0,P=0.003)。miR-133和miR-208相对表达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较NT-proBNP高,其中miR-208相对表达量最好,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79~0.969,P=0.000)。结论 miR-133和miR-208对判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尤其是miR-208。  相似文献   
3.
<正>自噬是真核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及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在营养缺乏、组织缺氧、氧化应激、DNA损伤等环境压力下被激活。机体可通过自噬回收利用内源性细胞成分(氨基酸、游离脂肪酸、核苷酸)以维持细胞稳态~([1])。动脉粥样硬化(AS)是以脂质积累、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过程。巨噬细胞能够摄取脂蛋白,使脂质积聚,形成泡沫细胞,并释放多种酶和炎性介质,影响AS斑块进展。斑块中巨噬细胞凋亡以及胞葬作用缺陷,也会促进斑块坏死,从而导致斑块的不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15例,均为男性,年龄20 ~45岁,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2.0 cm^8.0 cm×10.0 cm,骨缺损长度1.0 ~4.6 cm,伴或不伴有肌腱、神经、血管缺损.2例存在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急诊采用清创加骨折复位钢板或克氏针固定治疗,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并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加前臂皮下静脉行血管移植;13例急诊采用清创加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后,VSD敷料覆盖创面,择期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覆盖创面,在皮瓣修复同时选择掌长肌腱、股前外侧皮神经移植修复肌腱、神经缺损.术后8~10周创面无感染,行Masquelet技术植骨重建掌骨缺损,并定期随访.结果 本组15例皮瓣术后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示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植骨后3.2个月,后续观察无骨吸收.手功能按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13例,良2例.结论 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需采用综合治疗方法,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对其修复重建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以系统化、标准化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合于眼科医院新冠疫情精准防控切实可行的防控体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自2020年2月24日至3月2日期间,以标准化病毒核酸检测联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检测作为所有眼科手术患者术前筛查常规检测项目,同时也为返岗员工提供病毒核酸检测。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受检者对鼻咽拭子采样的接受度以及核酸检测结果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99例患者血液学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异常比例,其中SAA检测结果增高13例,淋巴细胞计数减低12例、增高5例,白细胞计数增高11例、减低1例,CRP增高2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33例本院职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12%的受访者对鼻咽拭子采样接受度评分较低。受检者在核酸检测前后思想压力评分较高的比例分别为46.7%和6.7%。结论:该项举措一方面为术前新冠病毒肺炎筛查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很大程度上排除了隐性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可能,有利于减少二次传播的风险,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概率;另一方面,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有利于调整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并缓解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白癜风进展期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泼尼松治疗,研究组应用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低于对照组的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应用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用药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急诊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收治的62 AP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时间分为2周内出现症状治疗记为A组(31例)和2周内未出现症状治疗记为B组。A组和B组均进行抗凝治疗,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疗效以监测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4.5%(P0.05=;治疗后2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有所减缓,A组PaO_2上调,PaCO_2下调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PE患者较早地进行抗凝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渐以年轻化的趋势呈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品质。本文简单阐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并就中医药的角度对该病的治疗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见解和新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脊髓损伤出院患者行家庭式膀胱管理依从性调查,试图寻找依从性明显降低时间段,从而为后续细化膀胱管理做准备。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0例脊髓损伤的出院信息,分别于出院后第1、3、6、12个月通过微信发送"膀胱管理相关知识依从性调查问卷"、电话随访或在复查时现场调查,比较出院患者进行家庭式膀胱管理的依从性,寻找依从性明显降低时间段。结果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6个月、12个月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出院后3个月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时间段依从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依从率从出院后3个月开始明显下降,出院后第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上升。结论从脊髓损伤出院患者家庭式膀胱管理依从性调查结果可见,随着患者出院时间延长,依从率逐渐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上升,从患者出院后3个月开始加强依从性监督、宣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