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IL-10启动子区627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等技术检测2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200名健康对照者IL—10启动子627位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肝硬化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IL—10启动子627位点AA和C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x^2=7.46、5.72和13.78,P值〈0.01或0.05)。结论IL-10启动子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2.
男性慢肝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转变的今天 ,大量事实证实众多疾病与心理因素、人格特征、行为类型相关。本文对 5 0例男性慢肝患者进行人格特征调查 ,以了解由多因素引发的慢性肝炎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从而寻求对策 ,以助于肝病的治疗与康复。 资料与方法一、对象5 0例男性慢肝患者系我院传染科 1992年 7月~ 1993年 5月的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 1990年 (上海 )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分型标准 ,HBVM( ) ,年龄范围 19~ 36岁 ;职业 :工人占 0 .34、农民占 0 .12、干部占 0 .2 4、职员占 0 .16、教师占 0 .10、医务人…  相似文献   
3.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以牛、羊、猪为传染源,人主要是接触病畜而感染。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不一,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常表现为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痛、肝脾肿大等,但症状缺乏典型性。该病一般在内蒙古等北方牧区流行,南方地区很少有该病流行。我们分析了浙江省金华市6例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等情况,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医院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医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338例败血症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液培养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VITEK-AMS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338例败血症住院患者送检的2 561份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38株,检出阳性率为13.2%,其中革兰阳性菌110株占32.5%;革兰阴性菌216株占63.9%;真菌12株占3.6%;338株病原菌主要分布于ICU、血液科、感染科,分别占22.8%、19.2%和15.7%;检出大肠埃希菌84株占24.9%,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49株占58.3%,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6株占10.7%,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4株占38.9%,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占6.8%,其中MRSA 12株占52.2%,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0株占8.9%,其中MRCNS 26株占86.7%;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并出现多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最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最敏感。结论 ICU、血液科、感染科是败血症的高发科室,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有较高耐药性,故临床医师需及时掌握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合理指导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6.
血清前白蛋白对肝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对肝病的诊断意义,尤其是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了 183例各类肝病的血清 PA值。急性肝炎(AH) 14.7 ± 3.1mg/dl、慢性肝炎(CH) 12.7±2.6mg/dl、重型肝炎(FH) 5.8±1.7mg/dl、肝硬化(LC) 8.6±2.2mg/dl、原发性肝癌(PHC)9.2±3.0mg/dl,与对照组(NS)31.0±4.0mg/dl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PA值越低病情越重,重肝组PA≤8.0mg/dl的病死率78.3%,PA>8.1mg/dl的病死率35.7%,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动态观察血清 PA值对重肝的预后有预测意义病程进展中PA值明显上升者预后好。86%的急性肝炎PA值下降,而白蛋白(ALB)下降的病例仅11%,提示急性肝炎时PA值比ALB更灵敏地反映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8.
自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暴发新型甲型H_1N_1流感以来,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0年2月28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共报告确诊病例12.7万例,已治愈12.0万例,死亡793例~([1]).我院收治的53例重症及危重病例中,儿童重症病例占47%(25/53),为积累儿童甲型H_1N_1流感重症病例诊治经验,笔者就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25例儿童甲型H_1N_1流感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30例正常人、31例HBV感染的肝硬化和20例HBV感染的肝细胞癌(HCC)患者进行自发和丝裂霉素C(MMC)诱发的SCE同时观察,结果发现,自发SCE/细胞的X±SD值分别为6.37±0.59、11.63±1.46、14.15±1.72,诱发SCE分别为8.52±0.62、13.89±1.16、17.14±2.43。统计学检验HCC组和肝硬化组的自发和诱发SCE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HCC组同时也极显著地高于肝硬化组。  相似文献   
10.
超声检查胆囊壁改变在急性黄胆型肝炎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胆囊壁改变在急性黄胆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9例经临床证实急性黄胆型肝炎常规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胆囊壁厚度,胆囊腔的大小。结果 本组99例,89例出现胆囊改变占89.9%,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腔缩小,随着病情的好转,胆囊壁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胆囊壁改变是急性黄胆型肝炎的一种肝外表现,超声检查对急性黄胆型肝炎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的判断,预后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