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2011年首次发布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其科学性与实用性随着版本不断更新而逐渐提升,尤其在辅助高危人群肝脏结节的定性、分期及预后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ACR发布了基于超声造影的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CEUS LI-RADS),用于评估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脏结节的性质,该系统于2017年进行版本更新。本文就ACR发布的2017版CEUS LI-RADS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综合指数法对地铁行业中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岗位进行风险评估,探讨综合指数法在实际应用时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方法  根据某地铁线路岗位接触化学因素的毒性确定危害等级,根据蒸气压或空气动力学直径、检测浓度与职业接触限值比值等因素确定接触等级,计算风险指数,确定风险等级。
  结果  除大修库粉尘及运用库粉尘风险指数为1(可忽略风险)外,该地铁线路其他岗位化学有害因素风险指数均为2(低风险),与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体检结果相一致。
  结论  用综合指数法评估化学有害因素的实际情况较为科学、全面,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现场调查结果,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飞机维修库化学毒物现状与应急救援设施状况,提出改进建议,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方法 2022年9月在企业正常生产阶段,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实验法等方法对广州市某飞机维修库化学毒物现状与应急救援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该飞机维修库各生产车间甲苯浓度为<0.16~1.20 mg/m3,二甲苯浓度为0.26~1.20 mg/m3,乙苯为0.09~1.60 mg/m3,异丙醇浓度为<0.13~18.00 mg/m3,其余化学毒物浓度检测结果均低于10%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刺激性物质、硫酸、磷酸、氢氧化钾、硫化氢、氨。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有眼部与皮肤刺激、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急性硫化氢中毒、急性氨气中毒。结论广州市某飞机维修库化学毒物及应急救援现状不容乐观,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企业应继续完善与维护应急救援设施,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地避免员工发生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与安全, 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类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提出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方法 收集相关资料, 采用工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 该类工程存在噪声、甲烷、高温、氯、盐酸、氢氧化钠、氨、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项目。
结论 建议该类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应考虑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防尘、防毒、防噪等方面措施, 确保工程运行时现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某染整织造公司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原因。 方法 使用MuItiwarnⅡ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和快速检测管法检测事故现场混合气体浓度,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和临床资料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3名污水处理站作业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是由硫化氢引起的。 结论 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人员应提高危害源识别和个体防护能力,企业应加强应急救援设施、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以14家污水处理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以及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法(简称“ICMM”法)对接触粉尘的污泥处理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比较几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污水处理行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4家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4.63%~26.86%。污泥处理岗粉尘长时间接触浓度为<0.21~3.8 mg/m3,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当采用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和作业危害分级法进行评价时,各污水厂粉尘危害评估结果均为0级。当采用ICMM定量法评价时,粉尘类别为“其他粉尘”和“矽尘”的污水厂评估结果分别为最低级别和最高级别;当采用ICMM矩阵法评价时,粉尘类别为“其他粉尘”的污水厂评估结论均为没有风险或风险非常低,粉尘类别为“矽尘”的污水厂评估结论为中等风险(E/OEL>50%)和低风险(E/OEL<50%)。提示,几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污水处理行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不尽一致,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是影响风险评估结论的重要因素,ICMM矩阵法更适用于污水处理行业粉尘职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电缆制造行业噪声危害情况,分析工作场所中噪声危害的主要问题,为解决电缆制造行业的噪声危害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该电缆制造厂105名接触噪声危害因素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合对该厂的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评价其职业健康损害情况。结果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噪声接触强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接噪强度的听力损失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3,P0.05)。听力损失率随噪声接触工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1,P0.05)。工人听力损失率并不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22,P0.05)。结论该电缆制造企业的噪声危害严重,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预防及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家庭作坊式复合厂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现状。方法2021年11月,以广州市某区5家家庭作坊式复合厂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等分析复合厂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现状。结果家庭作坊式复合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等。5家复合厂采样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但甲醇(<0.17~4.41 mg/m~3)与乙酸甲酯(2.92~54.07 mg/m~3)浓度水平较高。5家复合厂普遍存在着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简陋、防毒效果差,未配备合格有效防毒口罩或防毒面罩,未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未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等问题。结论为防止发生职业性甲醇或乙酸甲酯中毒,家庭作坊式复合厂应落实职业卫生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一、二级预防”,同时监管部门加强现场监督,进行行政干预,共同守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轮胎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状况, 为确定该行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及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结果 橡胶轮胎制造过程中涉及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炭黑粉尘、硫黄粉尘、橡胶粉尘)、高温和化学毒物(氧化锌、二氧化硫、硫化氢、溶剂汽油、铬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甲苯、二甲苯、乙苯)。经检测, 粉尘检测合格率为100%, 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为94.5%, 噪声检测合格率为58.1%, 高温检测合格率为0。
结论 橡胶轮胎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其关键控制点为炼胶车间密炼机操作, 硫化车间硫化操作, 部件车间压延线、缠绕机、裁断机、上三角胶机操作及钢丝圈涂胶浆操作, 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预防及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审批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采用类比法、经验法和检查表法对拟建项目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粉尘、高温、化学毒物和工频电场。该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防护措施、个体防护、辅助用室、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结论 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控的,从职业病危害防护角度考虑,该建设项目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