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及手术的顺利开展,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着重介绍了腹腔镜正确使用的操作要点及保管保养措施。  相似文献   
2.
胎儿持续性枕后位(POPP)是产科常见的难产头位,产妇及新生儿均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000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共收治POPP15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现患率。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临床监控医生组成调查组,对2010年6月8日0∶00-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678例,实际调查676例,实查率99.71%。发现医院感染19例,2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1%,例次现患率为3.40%;社区感染180例,感染率为26.63%。医院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22.2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39.13%;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24.00%。社区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儿科(90.9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5.49%;病原体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21.4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0%,使用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为82.45%。结论现患率调查结果提示应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院2008—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改进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修订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79%(24/501)、4.99%(31/621)、2.81%(19/676);3年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构成比分别为44.00%、69.70%、39.13%;分别检出病原体24、24、30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分别为12株(50.00%)、10株(41.67%)、5株(16.67%),革兰阴性(G-)菌分别为11株(45.83%)、13株(54.16%)、24株(80.00%),真菌分别为1株(4.17%)、1株(4.17%)、1株(3.33%);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0.10%、44.77%、39.20%,以治疗为目的的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57.14%、69.36%、82.45%。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以便针对性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治疗,疗程〉7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9月间ICU住院患者MRSA医院感染病例,对分离的阳性菌株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2009年9月-2010年9月,对ICU MRSA医院感染患者实施具体干预、监控,并与干预前一年的MRSA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ICU环境中MRSA检出率,干预前为29.90%(87/291),干预后为7.90%(23/2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10,P<0.05); ICU住院患者MRSA医院感染率,干预前为35.87%(113/315),干预后为14.66%(51/3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1,P<0.05)。干预前后ICU内的MRSA感染危险因素相同,主要是气管插管及使用呼吸机等侵入性操作、神经外科大手术、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未采取隔离措施等。MRSA新发感染主要集中在入住ICU 2周后,入住时间越长,干预效果越不明显。结论ICU获得性感染MRSA发生率较高。早期强化干预措施,加强监测、控制,可有效降低MRSA医院交叉感染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