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2005年湖北洪湖市界牌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洪湖市界牌村被列为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以下称监测点),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现将2005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内容与方法一、螺情调查3~5月份,对该村的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各项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卫生改革也是其中之一.当前卫生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必须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层面来解决,需要政府多部门、多层级的分工协作,增强政策间的协调性,促进卫生体制改革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公共财政改革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微创技术(腔内钬激光、腔镜筋膜下小腿交通静脉超声刀离断与透光法动力曲张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对57例(80条)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CEAP分类诊断,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联合使用多种微创静脉外科技术行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患者住院天数3~10d,平均4.52d。40条溃疡肢体在术后7~60d内愈合(其中5例溃疡直径大于8cm,术中同时行自体植皮术),术后1个月69条色素沉着肢体术后明显减轻,46条肢体的皮炎湿疹全部治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全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以下肢大中动脉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肢体缺血综合征,以患肢末端发冷、麻木及间歇性跛行、静息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伴有坏死感染。2004年8月-2006年7月,本院应用血栓通、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商品名:凯时)等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了解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2006年继续对湖北省洪湖市界牌村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进行了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促血管生成素在机体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血管生成素 (angiopoietins,Ang)及其受体Tie2系统是调控血管完整性的重要因子 ,并参于生理及病理性血管生成 ,Ang1促进血管成熟与稳定 ,并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在内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作用存在时 ,Ang2可增加毛细管管径、重建基膜、促EC增生与迁移 ,刺激新生血管出芽 ,而当内源性VEGF作用受抑制时Ang2加速内皮细胞死亡及血管退行性变。推测使用Ang、VEGF联合用于治疗性血管生成可能使新生血管获得持久稳定的结构 ,达到更理想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下肢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手术方法已由传统的高位结扎加剥脱向以微创治疗为主流方向演变。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创口美观,方法简便快捷,但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手术并发症,如皮肤损伤、感觉异常、皮下血肿、淤血、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等,其中以肢体水肿和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最常见和最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多种微创手术(腔镜超声刀穿通静脉离断、钬激光灼闭及Trivex动力旋切术)联合治疗老年人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疗效,评价微创手术在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104条肢体)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随访复发率等指标。结果71例均治愈。切口平均愈合时间4.3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8 d,18例(29.5%)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经相应治疗后均痊愈或缓解。术后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有效、适应证广、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周期短的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使用透光法动力曲张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透光法动力曲张静脉旋切术治疗286例(344条肢体)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随访复发率等指标.结果:286例均治愈,术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6 d,12条肢体(占3.5%)发生软组织蜂窝质炎,28条肢体(占8.1%)发生不同程度的皮下血肿,146条肢体(占42.4%)于术后1 w内感创面皮肤麻木,58条肢体(占16.8%)感行走疼痛明显,8例患者(10条肢体)1个月后仍诉有行走疼痛.随访1个月至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透光法动力曲张静脉旋切术具有安全、有效、适应证广、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周期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郑继行  潘浩  艾鹏  陈聪  邓超频  陈魁 《浙江医学》2018,40(24):2690-2692
目的观察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在股腘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CDT联合血管腔内成形(球囊扩张或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治疗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患者42例,观察并比较CDT前后闭塞段血管长度、踝肱指数(ABI)、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靶血管通畅率。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92.9%(39/42);溶栓时间(15.93±5.56)h,溶栓尿激酶用量(72.57±21.15)万U,CDT后闭塞段血管长度较CDT前明显缩短[(15.90±3.53)cmvs(12.26±3.86)cm,P<0.05],ABI较CDT前明显改善[(0.31±0.20)vs(0.76±0.15),P<0.0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7%(3/39);术后1年靶血管通畅率为76.92%(30/39)。结论低剂量尿激酶短时间CDT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治疗股腘动脉长段闭塞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短期术后血管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