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3年11月初,在安徽省和县卓庙乡新景大队大包村,以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Pf)和猴体内的食蟹猴疟原虫(Pc)为抗原,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人群疟疾抗体水平。同时用厚血膜法调查原虫率。当用P_f抗原时,抗体阳性率为67.0%,用P抗原为81.9%。0~15岁的低年龄组,前者为41 8%,后者为62.7%。16岁以上用P_f抗原时为82.6%,P_f为92.7%,两者的阳性率都高。该组人群原虫率高达23.0%,其中单纯感染恶性疟者为16.3%,间日疟为5.6%,两者混合感染者为1.1%。调查结果证实:当地近年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老年人群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次共调查南京市城、乡21478人。60岁以上人口为2548人,占11.86%(2548/21478),市区占14.5%;65岁以上人口占7.31%(1570/21478),市区占8.74%。表示我市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群吸烟率32.50%(82...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鼓楼区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南京市鼓楼区2010年居民主要死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按照国际(ICD-10)疾病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亡率为405.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9.10/10万,期望寿命79.71岁,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疾病.减寿率(PYLLR...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人群中传染病发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而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明显 ,慢性病防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本区健康人群慢性病流行情况、分布特征、以及与社会经济状况、吸烟、饮酒、膳食营养、体力活动等因素的关系 ,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我们于 1 998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健康人群慢性病流行情况调查。本次调查按《江苏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础资料调查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在全区范围内随机抽取五个街…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鼓楼区2000~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儿童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某区屡有该病爆发疫情发生,为了解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对该区2000~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自然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正逐年增加,该病的治疗费用也在快速增长。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性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为了解本市人群糖尿病患病情况,作为中国糖尿病流行特征研究的样本市,我们按照《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方法和要求,于1997年12月开展了本次调查。1 材料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按照“指南”规定的分层抽样原则,抽选鼓楼区长江新村居委会和白下区三条巷、仁义里居委会为调查点。确定点内…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鼓楼区自1992年开展计划免疫保偿工作以来,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几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1具体做法1.1领导重视,多方配合为了在组织上落实计划免疫保偿工作,本区成立了“计划免疫保偿领导小组”和“计划免疫保偿金管理委员会”。并制定“...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彭楼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表明:35岁以上常住居民中,吸烟率为20.48%,饮酒率为7.79%,超重率为27.55%,缺乏体育锻炼率为67.32%。危险因素中吸烟及饮酒率以男性为高,耐超重率则以女性为高。提示应根据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1991年12月中旬至1992年1月下旬,南京大学发生成人麻疹暴发。首例病人发生于1991年12月19日,1992年1月10~13日发病6例;1月20~25日发病9例;至1月31日共发病17例,罹患率为2.1‰。发病呈现两个高峰。患者男性15例,女性2例,年龄于18~21岁之间。患者临床表现均具发热(39~40℃)、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充血及皮疹等麻疹典型症状,9例患者(占52.94%)可见柯氏斑,皮疹消退后皮肤均有色素沉着。病例分布于5栋宿舍楼16间寝室,呈楼栋集中趋势,其中第4栋发病最多,共7人,11栋次之,发病5人,5栋发病3人,3栋及18栋各发病1人。寝室及班级分布较为分散,各有16间寝室及16个班级发生病例。此外1~4年级均有发病,以1、2年级为多共13例,占76.47%。所有病例均来自外地入学者,其中10例(占58.82%)来自农村,均否认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