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在生产规模条件下 ,对悬浮和单层吸附方法应用于H2 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生产进行了 5年产量质量及人体免疫效果的比较。方法 采用悬浮吸附方法和单层吸附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 悬浮吸附方法HAV增殖高峰比单层吸附方法提前 4天 ,抗原滴度高一个稀释度 ,病毒繁殖全程细胞质量优于单层吸附方法 ,整个生产周期可缩短 9天。历年大规模对比生产和人体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 :悬浮吸附方法生产甲肝疫苗滴度略高于单层吸附方法 ,两者生产的疫苗在人体免疫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悬浮吸附方法更适宜H2 株甲肝减毒活疫苗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乙型肝炎疫苗(Hbv)以及HepA-1、Hbv分别与佐剂硫酸乙酰肝素(HS)联合对树鼩进行免疫后树鼩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按照疫苗种类、佐剂以及免疫途径将树鼩随机分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的4周、8周、12周、16周和20周尾静脉采血,用ELISA法检测树鼩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除空白对照组外,实验组均在末次免疫的第四周检测到抗甲型肝炎病毒(HAV)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抗体,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并于12周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同时,联合HS佐剂组的体液免疫效果均优于单纯疫苗免疫组.并且不同抗原以及联合佐剂采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免疫树鼩其免疫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对树鼩进行疫苗免疫原性和增强免疫效果检测,证实以树鼩作为动物模型进行疫苗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将病毒全基因重新转化成活病毒,是病毒基因工程表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已有实验证实,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体外将全基因导入敏感细胞后,可产生性质同亲本病毒相同的完整体.本文报道用带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Mahoney株cDNA质粒转化HeLa细胞后,产生完整病毒颗粒的研究结果.试验采用DEAE—Dextran介导方法,将环状质粒pSV_(202)(带Mahoney全基因)导入HeLa细胞中,5d后细胞发生肿胀,变圆,折光性增强,产生典型细胞病理效应(CPE),所释放出的病毒颗粒经电镜检查,具有典型脊髓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LMWH-Na)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成8组,6只/组,分别为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 A-l(18 EU)与5种不同剂量(100μL,20μL,10μL,1μL,0.1μL)的低分子量肝素钠混合免疫小鼠作为实验组,并取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Blank)、Hep A-l(18 EU)作为阳性对照组、Hep A-l混合Al(OH)3(300μg)作为铝佐剂对照组,共免疫一次,于免疫后第4、8、12、16周进行尾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AV抗原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在试验期间,对小鼠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并于免疫16周后,取低分子量肝素钠最大剂量组100μL组及生理盐水组小鼠肾脏、脾脏、肝脏、肺脏、心脏各主要器官制作病理切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免疫后第4周后均产生抗-HAV Ig G,并随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逐渐升高,于第8周达到最高值,此后逐渐下降。同一时间不同组的抗体水平不同。其中,第4周,第8周,铝佐剂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钠100μL组,低分子量肝素钠20μL组,低分子量肝素钠10μL组的抗体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铝佐剂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钠20μL组和低分子量肝素钠10μL组的抗体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第16周,铝佐剂对照组和低分子量肝素钠10μL组的抗体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但在整个实验期间,低分子量肝素钠各组的抗体水平都低于铝佐剂对照组的抗体水平。表明低分子量肝素钠可增强HAV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具有佐剂效应,最佳剂量为10μL/组,但其佐剂效应低于铝佐剂效应。试验期间,各组小鼠均未出现异常。低分子量肝素钠100μL组小鼠肾、脾、肝、肺、心组织均未观察到病变。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钠可明显增强HAV抗原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具有成为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壬二酸作为佐剂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以评价其佐剂效应。方法分别将四种不同剂量的壬二酸(0.5 mg,1 mg,2 mg,3 mg)与HepA-1共同免疫ICR小鼠分别作为佐剂组1、佐剂组2、佐剂组3、佐剂组4,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单纯抗原组、铝佐剂组,共免疫1次,于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进行尾静脉采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甲型肝炎病毒(HAV)IgG抗体水平。结果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均产生抗HAVIgG抗体,抗体水平随免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于8、12周达到峰值。免疫后4周,佐剂组4(壬二酸3 mg)产生的抗甲型肝炎病毒(HAV)IgG抗体水平与铝佐剂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640)。同时,佐剂组4在免疫后4周、8周和12周产生的抗甲型肝炎病毒(HAV)IgG抗体水平较高,显著高于单纯抗原组(P0.05,t值分别为3.134、2.751、2.743)。结论适当剂量的壬二酸可快速、显著提高HepA-1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人用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6.
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在预防该病的流行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近年来,国外相继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获得了一些进展。我们应用电子计算机,参考国外已发表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组核酸序列,分析了可能应用的6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谱,从而为建立自己建株的病毒基因组cDNA克隆以及组装表达VP_1等抗原蛋白的质粒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检测猴血B病毒的PCR方法。方法 根据MakotoH报道的引物 ,用PCR方法直接扩增猴血B病毒及扩增经Vero细胞培养后的猴血B病毒 ,扩增产物连于pGEM T载体。结果 这四对引物可同时对猴血B病毒及经Vero细胞培养后的猴血B病毒进行扩增 ,扩增结果一致 ,对扩增片段克隆测序的结果证实 ,其与美国猴B病毒E2 4 90株同源性为 10 0 %。结论 建立了从血样中直接检测猴B病毒DNA的PCR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HSV-1VP22和hIL-18作为分子佐剂对HBVDNA微球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HSV病毒经Vero细胞培养增殖后,提取病毒DNA,PCR扩增VP22编码基因。从人PBMC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hIL-18。VP22、hIL-18按不同需要插入pcDNA3.1-S,构建成3种质粒:pcDNA3.1-VP22-S、pcDNA3.1-S-IL-18、pcDNA3.1-VP22-S-IL-18。制备DNA壳聚糖微球疫苗,鼻腔免疫小鼠,同时裸质粒DNA肌注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IgG、粪便sIgA水平。结果,与pcDNA3.1-S相比,pcDNA3.1-VP22-S、pcDNA3.1-S-IL-18、pcDNA3.1-VP22-S-IL-18均能引起小鼠血清IgG、粪便sIgA水平升高。在鼻腔免疫实验中,pcDNA3.1-VP22-S、pcDNA3.1-S-IL-18、pcDNA3.1-VP22-S-IL-18免疫组的血清IgG水平均在第8周达到最高,并且与pcDNA3.1-S相比,抗体水平有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VP22和hIL-18能够增强乙肝DNA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制备的DNA微球疫苗经鼻腔免疫后,能够诱导黏膜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生产规模条件下,对悬浮和单层吸附方法应用于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生产进行了5年产量质量及人体免疫效果的比较。方法 采用悬浮吸附方法和单层吸附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 悬浮吸附方法HAV增殖高峰比单层吸附方法提前4天,抗原滴度高一个稀释度,病毒繁殖全程细胞质量优于单层吸附方法,整个生产周期可缩短9天。历年大规模对比生产和人体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悬浮吸附方法生产甲肝疫苗滴度略高于单层吸附方法,两生产的疫苗在人体免疫效果方面无显差异。结论 悬浮吸附方法更适宜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4-苯基咪唑(4-PI)+氢氧化铝[Al(OH)3]复合佐剂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l)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置7个分组,分别是:阴性对照组(1 × PBS),铝佐剂组[HepA-l+Al(OH)3],疫苗组(HepA-l),M1[HepA-l+Al(OH)3+4-PI500 μg]组,M2[HepA-l+Al(OH)3+4-PI 1 rmg]组,M3[HepA-l+Al(OH)3+4-PI 1.5 mg]组和M4(HepA-l+4-PI 1 mg)组,200 μL HepA-l,24 μLAl(OH)3,随机分配小鼠,7只/组,分别皮下注射300 μL,接种一次.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试抗-甲型肝炎病毒(HAV) IgG抗体滴度,检测时间为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健康情况.结果 除阴性对照组,其余各组4个时间点均检测到抗-HAVIgG抗体,12周达到峰值.M2组在整个检测阶段抗体水平最高,显著高于疫苗组(t=4.449、3.633、2.565、6.809,P<0.05)和M4组(t=6.256、4.796、4.153、4.113,P<0.05),且第4周高于铝佐组(t=2.877,P<0.05);M4组在4个时间点检测到的抗体水平与疫苗组相当.4-PI最佳剂量组是1mg/只.实验全程观察到小鼠每项生理指标均正常.结论 4-PI+氢氧化铝复合佐剂能增强HepA-1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有望开发成HepA-1新型复合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