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丹尼尔皮肤消毒液用于外科洗手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丹尼尔皮肤消毒液是一种速效、免水洗、无刺激的复合型消毒剂。2004年4月我院手术室开始试用丹尼尔外科刷手液和皮肤消毒液替代0·5%碘伏用于手术前手消毒,并根据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前后手指样本进行细菌培养与碘伏洗手比较,报道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手术室医师和护士160名,其中用刷手液和丹尼尔皮肤消毒液、0·5碘伏消毒者各80名。1·2方法(1)采样:受试者按《规范》用肥皂清洁双手>15mim,清洁毛巾擦干,左手手指并拢,用沾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五指屈面从指尖至指根往返涂抹两次,将棉拭子端折断置入培养…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近年来更趋年轻化,目前治疗肿瘤仍以外科手术为首选。为防止和减少肿瘤细胞医源性扩散和转移,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在手术中严格遵守无瘤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狭义的无瘤技术,是措手术操作过程中,不可显露肿瘤组织和可能潜伏有肿瘤的淋巴管及组织间隙,手术应在无肿瘤细胞的正常组织内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及课外辅导3种健康教育模式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的效果,为促进大学生参与锻炼的有效性及具体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在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Scopus、Cochrane Library、CNKI等数据库中关于健康教育不同的实施方法干预大学生锻炼行为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文献,以(“大学生”或“学生”或“青年”)和(“健康教育”或“教育”或“干预”或“健康课程”)为中文主题词进行布尔逻辑检索; 以("university student" or "student" or "youth" or "college student")AND("Health Education" or "Education" or "Intervention" or "Health Curriculum")为英文主题词进行布尔逻辑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或英文,检索截止到2021年2月1日,同时对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偏倚风险的评估,采用Stata 16.0软件依次进行传统Meta分析及网状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课程能够有效增加在校大学生的每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和参与锻炼的人数(SMD/OR值分别为0.29,0.25,1.33);亚组分析认为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在增加每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和锻炼人数(SMD/OR值分别为0.45,0.36;0.22,0.37;1.36,1.26)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课外辅导影响大学生每周锻炼时间和频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间接比较结果认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在增加大学生每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上优于课外辅导(P值均 < 0.05),在每周锻炼时间、频率及参与人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UCRA法结合效应量认为,课堂教学形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在影响大学生每周锻炼时间、频率及参与锻炼的人数(SUCRA值分别为91.5,94.1,87.1)上可能效果最好。  结论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形式的健康教育课程能够积极影响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建议在大学课程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对改善大学生心肺适能的效果,为大学生健康促进提供干预方法的证据支持。  方法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 Direct、Scopus、the Cochrane Library和CNKI等数据库中建库至2020年4月1日关于传统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重复冲刺训练(repeated-sprint training, RST)及短跑间歇训练(sprint-interval training, SIT)干预久坐不运动大学生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偏倚风险的评估,采用Stata 16.0软件依次进行传统Meta分析及网状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728名样本;Meta分析显示HIIT(SMD=0.35,95%CI=0.10~0.60,P < 0.05), SIT(SMD=0.38,95%CI=0.05~0.70,P < 0.05)在提高VO2max指标上优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MICT)、RST(SMD=-0.08,95%CI=-0.41~0.25,P>0.05)对比MI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IT(SMD=0.40,95%CI=0.08~0.72,P < 0.05)、SIT(SMD=0.35,95%CI=0.03~0.67,P < 0.05)提高VO2max指标方面优于RST,HIIT与SIT(SMD=0.05,95%CI=-0.25~0.36,P>0.0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种训练方式提高VO2max指标的效果大小可能性排序为HIIT与SIT高于RST及MICT,且HIIT高于SIT,RST高于MICT。  结论  高强度间歇训练改善VO2max的效果整体优于MICT,且采用HIIT进行训练可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胸痹心痛与血清IL-6、IL-1O、IL-18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与血清IL—6、IL—10、IL—18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观察胸痹心痛患者血清IL—6、IL—10、IL—18的水平并与健康人对比。结果 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10水平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低,而IL—6水平较高;胸痹心痛患者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清IL—6、IL—10、IL—18水平的变化与胸痹心痛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肥胖患者腹部内脏脂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肥胖女性大学生分为HIIT组(23例)、MICT组(22例)及对照组(23例)。所有受试者均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期间MICT组辅以MICT干预[运动强度为60%最大摄氧量(VO2max)水平],HIIT组则辅以HIIT干预[运动强度为90%VO2max水平,每运动4 min则间歇3 min],2组受试者每次做功量均为300 kJ,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附加运动,干预时间为12周。于实验前、实验结束后48 h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各组受试者腹部内脏脂肪面积(AVFA)及腹部皮下脂肪面积(ASFA);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各组受试者体脂百分比(FM%)、全身FM以及腹部区域、臀部区域和躯干FM含量。结果实验后发现HIIT组及MICT组AVFA[分别为(60.1±7.5)cm2和(60.9±9.6)cm2]、ASFA[分别为(215.0±41.7)cm2和(216.5±34.1)cm2]、FM%[分别为(29.8±3.8)%和(31.2±4.1)%]、全身FM[分别为(19.9±2.5)kg和(20.4±2.2)kg]、腹部区FM[分别为(1.75±0.26)kg和(1.71±0.23)kg]、臀部区FM[分别为(4.01±0.49)kg和(4.23±0.47)kg]及躯干FM[分别为(10.0±1.7)kg和(10.4±1.9)kg]均较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HIIT组与MICT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IIT及MICT干预均可降低肥胖女性大学生腹部内脏脂肪含量,且两种运动方式作用效果类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湖南省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了解流行特征,为完善全省学校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7年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资料,统计分析湖南省学生结核病患者登记率及其流行特征。结果2012-2017年湖南省发现学生肺结核患者7 940例,登记发病率为13.23/10万,涂阳肺结核患者2 203例,登记发病率为3.67/10万。2012-2017年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登记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79,P<0.001);2012-2017年学生涂阳肺结核登记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213,P<0.001)。二季度学生肺结核登记人数最多(占32.2%),以男性为主(占60.8%),年龄以15~19岁为主(占61.8%)。2012-2017年各市州学生肺结核登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432,P<0.001),累计登记总数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长沙市、湘西州、衡阳市。2012-2017年登记学生肺结核患者来源以转诊为主(占38.8%),99.8%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诊断治疗以涂阴患者、非重症、非耐药、初治患者为主,分别占67.9%、95.2%、99.5%、99.3%。结论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对高中和大学入学新生的结核病筛查,定期开展学校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学校结核病防治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对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作用和软骨修复作用。【方法】 将75只健康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氢青蒿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给予Ⅱ型胶原诱导构建 RA 模型。成功造模后,双氢青蒿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对应给予双氢青蒿素 6.25、12.5、25 mg/kg灌胃处理,1次/d,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骨指标(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骨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表现、阿利新蓝染色法观察踝关节软骨组织蛋白多糖的表达,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踝关节骨组织破骨细胞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23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踝关节组织成骨标记物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和骨钙素(OC)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踝关节组织骨吸收功能相关基因破骨细胞相关受体(OSCAR)和TRAP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降低,骨表面积/骨体积显著升高(均P < 0.05),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表现可见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软骨损伤严重,软骨组织基本无蛋白多糖表达,外周血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7、IL-23和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5),踝关节组织Osx、COL1A1、OC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OSCAR、TRAP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给予双氢青蒿素干预后,RA大鼠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双氢青蒿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软骨修复治疗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RA。  相似文献   
9.
对植入材料磨损态的Co-29Cr-5Mo(CCM)和Ti-6Al-4V(Ti64)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与固溶态相比,在完全培养液中,通过噻唑蓝(MTT)法研究两种合金在不同浸提浓度、不同浸提时间下的材料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毒性及影响机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腐蚀前后材料表面的变化,ICP发射光谱仪(ICP-MS)检测CCM和Ti64合金中主要金属离子的释放,电化学工作站(CHI760E)表征两种磨损态合金在完全培养液中的腐蚀情况。MTT实验结果表明:磨损态的两种合金随材料浸提浓度和时间的增大,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GR)均减小,其中CCM的RGR由98.36%减小至73.28%,细胞毒性由0级升至2级;Ti64的RGR减小至85.86%,细胞毒性升至1级。ICP-MS结果表明,磨损态合金有害离子的释放量随着浸提时间不断上升,浸提至168 h时,磨损态CCM合金Co和Cr释放量分别高达1 249.7和293.9 μg/L;磨损态Ti64合金Al和V释放量分别为30.7和19.7 μg/L。CCM的Tafel曲线和SEM分析表明,在完全培养液中,CCM表面化学位较高的棱、尖角以及微米级沟壑位置发生了缝隙腐蚀,造成金属离子的释放,并对L929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1年时间内收治的精神科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药物治疗。统计患者使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了解这类药物临床应用于不同精神疾病的作用。结果丙戊酸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同精神疾病症状,减轻躁动、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程度,但临床使用中易出现头晕头痛、血小板减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对于精神科患者而言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精神疾病程度,但使用时应注意对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治疗,提升临床用药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