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本研究对8种载重卡车、拖拉机驾驶员座位的振动进行测量,均超过ISO 2631—1985规定的暴露极限(E·L)界限值。特别是上海50型拖拉机、解放牌4吨翻斗车更为明显。对490名驾驶员进行了一般查体、心电图检查、视觉运动反应时测定和脊柱骨关节X线摄像,并与162名科室办公人员相对照。腰背痛主诉、血压偏高、心电图节律异常、视觉运动反应时减慢、胸腰椎增生性改变等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并随工龄的延长而增加。全身振动及其联合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我国全身振动的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急待研制。  相似文献   
3.
孙志贤  张敏  聂继池 《职业与健康》2008,24(12):1158-1160
目的探讨振动性血管损伤的生物监测指标。方法将新西兰兔分为A组(接振强度3.04m/s^2)、B组(接振强度6.13m/s^2)、c组(接振强度12.26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接振时间测定各组新西兰兔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和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强度的增高,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有升高的趋势(P〈0.05,P〈0.01),而一氧化氮的浓度有降低的趋势(P〈0.05,P〈0.01)。结论振动导致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和一氧化氮浓度的降低,可能与振动性血管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选择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一氧化氮作为振动性血管损伤的生物监测指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花果水提取液的抗疲劳作用及其对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无花果水提取液低剂量组(0.22g/kg)、中剂量组(0.67g/kg)、高剂量组(2.0g/kg),连续灌胃5周后观察不同剂量的无花果水提取液灌胃的各组小鼠游泳时间,判断无花果水提取液的抗疲劳作用。同时测量小鼠游泳30min后的血中各种类型的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在游泳实验中,中、高剂量组的小鼠的游泳时间分别为(138.70±28.79)min和(56.55±16.64)min,明显高于对照组[(21.00±7.36)min](P<0.05),低剂量组的游泳时间为(23.43±3.90)min,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在总NOS(tNOS)方面,低、中、高各剂量组的活性分别为(38.94±10.74)U/L、(31.04±9.14)U/L、(65.34±14.00)U/L,高于对照组的(18.35±4.82)U/L(P<0.05);在结构型NOS(cNOS)方面,中、高各剂量组的活性分别为(21.04±6.15)U/L和(21.91±6.67)U/L,与对照组的(5.94±1.72)U/L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剂量组的活性为(6.41±1.13)U/L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而在诱导型的NOS(iNOS)方面低、中、高各剂量组的活性分别为(32.56±11.39)U/L、(10.51±3.03)U/L和(36.44±15.10)U/L与对照组的(12.78±2.92)U/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花果水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血中的tNOS、cNOS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高中静  高秀芬  聂继池  吕志新  赵方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1776-1777,1779
目的研究手臂振动作业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名砂轮磨光工分为白指组和接振组,另选取非磨光作业车工28名为对照组,对3组工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指组BAEP各波潜伏期及各峰间潜伏期显著延长,接振组Ⅲ波潜伏期及各峰间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白指组VEP各波潜伏期显著延长,接振组P100、N135波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白指组、接振组SLSEPN9-13波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臂振动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手臂振动及振动负荷试验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振动性白指患者(白指组)、振动作业工人(接振组)进行振动负荷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并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振动负荷前后白指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Ⅰ、Ⅲ、Ⅴ波潜伏期及各峰间期和接振组I波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P〈0.01);白指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Ⅰ、Ⅲ、Ⅴ波、各峰间期及接振组Ⅰ、Ⅴ波潜伏期在振动负荷后较振动负荷  相似文献   
7.
1 手臂振动的量—效关系和流行病学研究手臂振动的暴露—反应关系(exposure-responserelationship)是近年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也是有关标准研究的基点。BovenziM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由于长时间暴露于手传振动(hand-transmittedvibration,HTV)而引起的手臂振动综合征(hand-armvibrationsyndrome,HAVS),包括上肢的血管、神经和骨关节损伤。这种血管损伤的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vibration-inducedw…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润滑剂EBS的急性毒性进行了研究,该化学物质属于微毒并且对皮肤没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振动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WHO·NCTB)对66名接振工人及66名对照人员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显示,接振工人中明显存在忧郁—沮丧、疲劳—惰性、困惑—迷茫等不良情绪状态;在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中,各种反应时、数字跟踪、数字记忆和行为特征指数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部分指标随工龄的不同而改变。认为神经行为功能测试有助于早期发现振动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振动性白指患者(白指组)、振动作业工人(接振组)振动负荷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并同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振动负荷前后白指组BAEP的Ⅰ、Ⅲ、Ⅴ波潜伏期及各峰间期和接振组Ⅰ波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P<001);白指组BAEP的Ⅰ、Ⅲ、Ⅴ波、各峰间期及接振组Ⅰ、Ⅴ波潜伏期在振动负荷后较振动负荷前明显缩短(P<005)。从而提示,振动可致脑干听通路受累,并使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反应性下降;BAEP结合振动负荷试验对评价手传振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