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苏明华  罗光汉 《广西医学》2001,23(6):1523-1524
1999年 8月 ,我科收治 2例钩体病并多脏器损害病人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 卢某 ,男 ,15岁 ,学生 ,住院号 36 0 377。因全身乏力 18天 ,尿黄、皮肤黄 15天于 1999年 8月入院。病前无发热 ,有下田史。入院查体 :T37℃ ,P80次/min ,瘦力体型 ,神清 ,皮肤、巩膜重度黄疸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球结膜无出血 ,可闻早搏 8~ 10次 /min ,双肺 (- ) ,肝右肋下 1 0cm ,质充实 ,无触痛 ,脾 (- ) ,腓肠肌轻度压痛。辅助检查 :白细胞 (WBC) 2 7 4 9× 10 9/L ,血红蛋白 (Hb) 5 9g/L ,红细胞 (RBC) 1 88× 10 12 /L ,尿蛋白…  相似文献   
3.
该文报告选择116例慢乙肝分为3组,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治疗组(Ⅰ组)46例,抗惭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组(Ⅱ组)36例,对照组(Ⅲ组)34例。Ⅰ、Ⅱ、Ⅲ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3.9%、31.3%和16.7%;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6.8%,19.0%和14.3%;抗HBcIgM阴转率分别为56.0%,33.3%和25.9%。显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治疗对乙肝病毒复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中C基因启动子(BCP)变异对HBV DNA复制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检测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碱基G→A联合突变。结果在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检出BCP区T1762 A1764突变24例(32.4%),BCP变异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10~(8.2992±0.8665)拷贝/ml)显著高于BCP变异阴性组的含量(10~(7.1737±1.1539)拷贝/ml ) P<0.001)。结论 BCP变异可引起HBV致病力增强,复制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对10例对照肝组织,7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组织TGF-β1和smad4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TGF-β1和smad4mRNA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的表达明显增强,smad4mRNA阳性率分别为87.5%、82.6%,TGF-β1阳性率分别为83.33%、86.96%;TGF-β1和smad4mRNA阳性表达细胞在肝组织切片中的分布多集中在扩大的汇管区、中央静脉及窦周周围(间质细胞及肝细胞内均见有表达),提示TGF-β1与smad4mRNA的表达与肝纤维化活动状态密切相关,TGF-β/smad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53例患者均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至少12个月,停药观察至少6个月.结果 疗程超过1年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病毒学应答情况与性别、年龄、疗程、HBV基因型以及治疗前的ALT、HBV DNA水平无关,停药6个月后的持续应答情况与上述因素中的HBV基因型及ALT、HBV DNA水平有关.结论 HBV基因型与ALT、HBV DNA均是慢性HBV感染患者重要的抗病毒治疗应答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功能损害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病情,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0例肝功能损害伴甲亢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二项分布检验、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肝功能损害伴甲亢患者抗甲亢治疗有利于肝功能ALT、TBIL的降低。结论:肝功能损害伴甲亢应同时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引起急性骨髓造血功能停滞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 1] 男 ,3 5岁 ,HBsAg、抗 HBe和抗 HBc阳性已 8年 ,肝功能正常 ,于 1999年 1月 16日在医生指导下门诊肌内注射干扰素 3 0 0万U/d ,胸腺肽 10mg/d。治疗前血常规正常。 2月 2 3日突然高热 ,体温达 3 9°C~ 40°C ,伴咽痛。查体 :体温 3 8.5°C ,轻度贫血貌 ,无黄疸 ,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 ,充血 ,无脓点 ,心肺正常 ,肝脾未及 ,浅表淋巴结不大。血常规 :血红蛋白 75 g/L ,白细胞 0 .4× 10 9/L ,无法分类 ,血小板 3 5× 10 9/L ,Ret 0 .3 %。骨髓象 :增生减低 ,粒系严重受抑仅占 1% ,红系严重受抑未见分类 ,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对改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0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前、术后的肝纤维化3项指标。结果经人工肝治疗后有136例患者肝纤维化3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尤以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酶的改善最为明显(P<0.01),Ⅳ型胶原改善无显著性(P>0.05),但有所好转。结论人工肝治疗慢性重症肝炎能有效地减缓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阻抑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敏感的单克隆抗体捕获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2例各型HBV感染者血清IgA抗-HBc.在1∶1000稀释度,重肝、肝硬化、慢活肝、急乙肝、肝癌、慢迁肝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IgA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00%、89.47%、89.19%、87.5%、85%、77.5%、和67.5%在1∶5000稀释度,急乙肝的S/N值(X±SD)是7.59±3.40,显著高于慢活肝(5.62±3.93)、慢迁肝(5.05±3.19)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1.99±2.74)(P<0.05).结果提示IgA抗-HBc与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对急乙肝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多数无症状HBsAg携带者有肝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