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医院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医疗机构实施分类管理以来的统计数据,通过对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在资源配置、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率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评价制度的实施进展。发现现阶段营利性医院整体经营状况与非营利医院相比在上述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种种因素决定了后者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主流和绝对优势地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2.
胰腺、十二指肠外伤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十二指肠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临床上损伤较少见。国外文献报道胰腺、十二指肠外伤占腹部外伤的比例分别为1%~2%^[1]和3%~5%^[2]。胰腺、十二指肠一旦发生损伤,诊断、治疗往往较困难,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国外文献报道2者死亡率可达21%^[3]。本院1984~2003年共收治该类患者30例,现将其外科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LCR)12例。采用经腹腔镜下联合应用超声刀循盆筋膜壁层和脏层的间隙行锐性游离全直肠系膜,切除一个不间断的直肠整体标本。开腹组:12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的状况、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肠旁淋巴结清扫数量。结果:两组切除标本的直肠系膜均完整,腹腔镜组中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淋巴结数分别为7.9±0.7个与8,1±0.9个(P >0.05);远端直肠均无癌残留;腹腔镜组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早[(45±4.5)h VS(79±11.6)h,P>0.05], 手术中出血量少[(185±41)ml VS(380±48)ml,P<0.01]。结论:经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手术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忧点。  相似文献   
4.
练乐尧  徐泽宽 《医学综述》2004,10(2):105-107
自1966年12月Kelly和Lillehei实施了首例临床胰腺移植以来,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期间胰腺移植的成功率不断提高,移植例数迅速增加。据国际胰腺移植登记处(IPTR)资料,截止2001年底,全球实施胰腺移植总数已达17895例。胰腺移植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特别是合并晚期肾病的IDDM最理想、最经济的治疗方法,已经逐步进入临床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治疗术中肝动脉插管途径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近5年来在手术中经肝动脉插管对100例肝癌病人进行栓塞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导管注入美蓝证实,有95例肝脏全部染色,另5例仅见约3/4的肝脏被染色。成功率高达95%。术后发生剧烈腹痛14例,胰头出血、坏死1例,异位栓塞6例。发生导管移位9例。死亡2例。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者,其术后导管移位率高达37%。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病人的术后死亡率高达20%。结论为预防肝癌肝内广泛转移,肝动脉插管应以肝动脉能覆盖全肝为原则。经胃右动脉插管最为方便、可靠,并发症少;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者并发症最多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者并发症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和CA-199、CA-50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同一时期住院的14例胰腺癌患者和16例非胰腺癌患者.同时应用反转录PCR检测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和CA-199、CA-50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2.9%和93.8%,胰腺癌患者CA.199、CA一50二者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K—ras基因突变和CA-199联合检测系列试验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7%和93.8%.平行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和62.5%。部分胰腺癌患者外周血K-ras基因的检测结果和CA—199、CA-50值与胰腺癌病期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RT—PCR检测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和CA—199联合检测可以弥补单一检测的不足,部分结果与临床病期有一定相关.有助于胰腺癌的辅助诊断,但敏感度偏低,应用临床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十二指肠外伤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例胰腺,十二指肠外伤的1临床资料,结合参考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此类外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要点。结果:30例患者,除1例胰头挫伤予保守治疗外,其余29例均行手术治疗。共治愈22例,治愈率73.3%,死亡7例,死亡率为23.3%,1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6.7%。结论:胰腺、十二指肠外伤属于严重的腹部脏器损伤,临床处理较困难,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术中仔细探查、合理选择术式是成功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医疗保障制度立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际上较普遍实行的福利型、保险型和自保型三类医疗保障制度立法情况的比较与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制定医疗保险法的启示和建议,即必须强调医疗保障公平和效率,实行强制参保,并结合其他福利政策,向弱势人群倾斜。  相似文献   
9.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胰腺肿瘤术后免疫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胰腺肿瘤术后免疫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胃、胰腺肿瘤病人96例,分为EEN组52例、PN组24例和对照组(常规补液)20例.术后24 h开始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检测术前和术后第9 d营养以及免疫指标,观察术后严重并发症及肠功能的恢复.结果:EEN组和PN组术后体重、前清蛋白、清蛋白、IgG、IgM及Ig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EN组和P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EEN组和PN组术后CD3 、CD4 、CD4 /CD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EEN组术后CD4 、CD4 /CD8 亦显著高于PN组(P<0.05).结论:EEN可明显改善胃、胰腺肿瘤术后近期的营养和免疫状况,在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层定额抽样的方法对四城市800户属于当地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对象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了解现阶段城市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主要健康问题和医药支出。经调查发现被调研家庭健康水平较低,疾病经济负担沉重,慢性病和多发常见病构成了贫困家庭主要健康问题。文章探讨了灾难性医疗支出与健康贫困的新定义,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