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首先阐述韵律加工的神经机制的相关假说,然后从情感韵律的知觉和产生两方面,回顾大脑半球在情感韵律加工中的单侧化优势的相关研究。大多数研究表明,情感韵律的加工主要在右半球,此外,皮层下组织在情感韵律产生和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功能压舌板在口腔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及口腔黏膜破损的影响.方法:将42例来我院实习护理班学生随机分为传统压舌板组21例,多功能压舌板组21例,采用两种不同压舌板进行口腔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不舒适情况,黏膜损伤情况.结果:对两组受试对象进行口腔护理过程中,受试对象不舒适情况及黏膜损害情况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功能压舌板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舒适度,减少对口腔黏膜损害,同时减少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口腔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前体药物,增强ATRA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方法以乙二醇、对苯二酚、乙醇胺及乙二胺等为连接物,通过酯键和酰胺键将分化诱导剂ATRA与组蛋白去乙酰酶(mAC)抑制剂正丁酸、丙戊酸连接起来,形成前体药物。结果合成了13个ATRA与正丁酸或丙戊酸相连接的前体药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和IR确证。结论考察部分化合物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分化诱导作用,初步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ATRA与丙戊酸通过酰胺键连接时,对NB4细胞分化诱导能力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血清学指标在蒽环类药物心功能评估中应用。方法 选取首次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9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查;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比较观察组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和化疗3个周期及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参数、收缩期二维应变峰值、hs-cTnT和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化疗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和化疗3个周期LVEF、E/A比值、GCS、GRS和GLS低于化疗前与对照组,而Tei指数、E/e’比值、hs-cTnT和NT-proBNP水平高于化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2个周期和化疗3个月周期LVEF、E/A比值、GCS、GRS和GLS低于化疗1个周期,而Tei指数、E/e’比值、hs-cTnT和NT-proBNP水平高于化疗1个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3个周期LVEF、E/A比值、GCS、GRS和G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病房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观察2017年4月3日~5月2日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拔管率,利用柏拉图法寻找真性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改进;调整后于2017年6月1日~30日再次统计住院期间患者影响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拔管率,两次进行对比、统计,检验PDCA循环管理有效性。结果:鼻导管非计划拔管率的主要真性因素为固定方法不统一、未每日更换鼻导管、胶布粘力不够、鼻腔分泌物多,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改进、调整后可以显著降低鼻导管非计划拔管率(P 0. 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效降低病房患儿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降低因护理工作欠完善所致非计划拔管因素构成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倒模联合果酸+骨胶原面膜冷敷痤疮后色沉及痘印的护理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元月-2018年元月我科80例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倒膜治与外用抗角化抗层治疗模式,观察组给予中药倒模联合果酸+骨胶原面膜冷敷联合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倒膜联合果酸+骨胶原面膜冷敷能很好的缓解痤疮后的反应,缩短疗程,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管注入与口服给药两种给药方法在患者留置胃管期间经胃肠道给药对患者和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将既需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又需经胃肠道给药的患者,分为胃管注入组(46例)和口服给药组(48例).胃管注入组是通过胃管将药物注入胃内,患者绝对禁食水;口服给药法是先将胃管夹闭,再将药物由口服下.观察两组患者的口咽不适、口唇干裂、咽部感染情况及核算两组患者所需费用和护士操作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口咽不适、口唇干裂、咽部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核算两组患者所需费用和护士操作时间比较也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在患者留置胃管期间经胃肠道给药行口服给药法,可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降低咽部感染率,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山西省风湿免疫病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住院部风湿病患者200例,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患者居住地市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大气颗粒物(PM)2.5、PM 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饮食习惯[包括高简单碳水化合物/低简单碳水化合物为主、高盐/低盐为主、高脂饮食与否、高蛋白饮食与否、高膳食纤维(主要是蔬菜)摄入量、深海鱼肉及优质植物蛋白(豆类及坚果)摄入量],并与健康对照组(120例)进行比较,分析以上环境因素与风湿病的关系。结果:与太原相比,吕梁及朔州人群发生风湿免疫病的可能性较低(P<0.05),其他各设区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病患者简单碳水化合物、盐、食用油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蔬菜、深海鱼肉、豆类坚果等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环境因素,尤其是空气质量和饮食习惯及结构均与风湿免疫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程婷  涂惠  熊晓云  朱菱  徐文君  彭莹 《全科护理》2022,(26):3727-373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对身体约束决策的认知情况,为促进高质量身体约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3所南昌市三级甲等医院的17名重症监护病房医生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组织。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对决策主题及步骤的认知;决策过程的原因要素;决...  相似文献   
10.
程婷  林茜 《伤残医学杂志》2014,(14):113-114
目的:观察比较产科高危妊娠疤痕子宫行剖宫产术中应用卡贝缩宫素和催产素对术中出血量及子宫肌层厚度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疤痕子宫妊娠产妇100名,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分为卡贝缩宫素组和催产素组2组各50名,胎儿娩出后,1组给予静脉注射卡贝缩宫素100μg,另1组给予静脉输入催产素20u,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及子宫肌层厚度。结果:卡贝缩宫素组比催产素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同时子宫肌层厚度明显增厚,(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在高危妊娠疤痕子宫手术中应用后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子宫肌层厚度明显增厚,从而减少产后出血量,避免产后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大出血,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