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纳米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利用其在药物领域中不同方面的应用为线索,进行综述,为新药研制和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某院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上报情况,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提取某院2018—2020年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315例ADR,对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如患者年龄、药品品种等进行分析。结果:315例ADR报告中,“一般”的居多,有274例;男性患者134例(42.54%);女性患者181例(57.46%);以60岁以上人群居多(60.64%);发生ADR药品中抗肿瘤药物居首位(33.61%);以静脉滴注(88.98%)给药途径为主;ADR累及系统/器官最多是皮肤及附件系统(34.55%)。结论: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建议临床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另外医院应重视ADR监测报告工作,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抽查2015年1月1日~3月31日的门、急诊处方7400份及医嘱414份,进行点评分析.结果处方及医嘱质量较上季度之前总体提高,不合理处方为111张,合格率为98.5%;不合理病例69份,合格率为83.3%.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建立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体系,逐步提高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水平。方法 不断细化药事管理制度,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建立质控标准,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比较实施管理前后质量考核情况。结果 药剂科建立临床科室药品管理质控体系,实施效果明显。结论 运用PDCA循环对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改善效果明显,第四季度与第一季度考核扣分下降幅度达71.15%,临床科室药品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魏酸(ferulic acid),化学名为4-羟基-3-甲氧基苯丙烯酸,是多种植物中的一种酚酸,在细胞壁中与多糖和蛋白质结合成为细胞壁的骨架。现已发现,阿魏酸至少具有以下功能:抗血小板凝集和血栓;抗炎;清除氧自由基、亚硝酸盐、过氧化亚硝基;增强免疫功能;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突变等。阿魏酸能为人体吸收并易于从尿中排出,不会在体内累积,因此是一种安全性极高的药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阿魏酸及其衍生物药理学研究进展。1.1抗血栓和血小板凝集作用血栓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血栓的形成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关系密切,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以及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组织缺血与血管病变的发生也是相关的。阿魏酸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5-羟色胺、TXA2样物质的释放,选择性抑制TXA2合成酶活性,使PGI2/TXA2比率升高[1]。它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抑制血栓素释放,一是选择地抑制血栓素合成酶;二是与血栓素发生拮抗作用;三是通过抑制磷脂酶A2(PLA2)阻止花生四烯酸游离,从而阻断TXA2等的生成[2],除此以外还与它能增加环腺苷酸cAMP水平和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有关[3]...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我院对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辅助用药点评分析,逐渐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要求为依据,随机抽取2018年第二季度门、急诊处方1800张,抗菌药物医嘱1048份,I类切口487例,Ⅱ、Ⅲ类切口150份病例,辅助用药病例1500份,进行专项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具体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手术抗菌药物品种使用不合理、预防用时机不合理;治疗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辅助用药主要问题是无适应症,重复用药等。结论:我院应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合理用药工作。  相似文献   
7.
8.
蒙药小茴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蒙药小茴香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YD)的包舍工艺。方珐: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合物中含油量和包合物的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测定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验证包合物形成。结果:小茴香挥发油与β-CYD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A3B3C3D2,即挥发油:β-CYD比为1:5、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1h、挥发油用85%乙醇溶解。结论:本法制备小茴香挥发油-β-CYD包合物的产率65.82%,挥发油包合率46.0%。  相似文献   
9.
报道1例碘海醇注射液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患者,男性,63岁,因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检查结束返回病房后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经多学科联合救治,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54kg,因间断恶心、呕吐,加重一周伴黄疸入院。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外伤史、过敏史等,7岁曾有患过腰椎结核,后治愈;曾患过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一段时间中药治疗。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及白色泡沫状,全腹部憋胀不适,上腹部为重,进食后阵发性胀痛,自己口服药物(具体不详)症状不见缓解,近1周患者呕吐、恶心频繁,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入我院。入院精神一般,食欲较差,无发热、头痛、头晕,偶有干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