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强  曹兆进  白雪涛 《卫生研究》2004,33(4):428-429,432
目的 研究 90 0MHz微波电磁辐射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暴露于 90 0MHz的连续性微波电磁辐射 (SAR =3 2 2mW g、PD =9mW cm2 ) ,每天暴露 2h ,连续 4d或 5d ,及一次性 1 2h暴露 ,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观察指标 ,研究微波对神经元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 微波电磁辐射可使神经元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结论 神经元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并非“致热效应”所致 ;微波电磁辐射对神经元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影响有蓄积毒性作用 ,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恢复的 ,并且与神经元接受微波辐射时细胞培养年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去年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中医务人员感染比重较大。我们对广东省9所医院医务人员感染SARS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收治SAPS病人的9家医院的1645名医务人员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SARS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防护意识强、使用联体衣帽防护服装、使用一次性无纺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手消毒、使用非接触式洗手装置、避免疲劳nr减少SARS感染机会。结论 控制SARS有关的危险因素,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对SARS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影响因素 ,为控制SARS在院内的传播 ,降低医护人员的SARS发病率和医院内感染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广东省 9家医院 ,问卷调查了 9家医院中接触过SARS病人的 164 5名医务人员以及相关的科室。对影响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因素进行了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 7个可能与感染SARS有关的因素分别是 :医务人员的职业 (医生、护士和护理员 ) ,参与吸痰操作 ,诊治SARS病人时是否戴眼罩 ,洗手装置 ,隔离服的层数 ,通常戴口罩个数和初始接触病人是否戴口罩。在调查的 48个科室中 ,81.3 %的科室进行了严格的隔离分区 ,80 %的房间能够经常开窗通风 ,83 .3 % (4 0 /4 8)的科室使用紫外灯消毒 ,91.7% (4 4 /4 8)的科室使用过氧乙酸熏蒸喷雾消毒剂消毒 ,3 9.6%的科室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结论 医务人员应采取严格的分级防护措施 ;医院的科室应加强隔离与消毒措施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14岁哮喘儿童特应性及PM_(2.5)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的相关性。方法于2016年9月—2017年10月选择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88名哮喘儿童间隔约3个月前后2次重复测定Fe NO值,用多水平模型分析特应性、年龄、性别、BMI、PM_(2.5)、居住地区、温度、湿度等因素与Fe NO的相关性。结果调整年龄、性别、BMI、温度、湿度及居住区域,多水平模型显示Fe NO与哮喘儿童特应性(RR=1.19,P=0.018)显著相关,但未见PM_(2.5)与Fe NO显著相关性(RR=0.97,P=0.532);按特应性分层后,特应性哮喘儿童Fe NO与年龄(RR=1.06,95%CI:1.03~1.09,P=0.000 2)、性别(RR=0.86,95%CI:0.77~0.95,P=0.003)、BMI(RR=0.99,95%Cl:0.97~1.00,P=0.046)和温度(RR=0.89,95%CI:0.83~0.95,P=0.001)显著相关;非特应性哮喘儿童Fe NO与上述影响因素均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特应性与哮喘儿童Fe NO具有显著相关性,且特应性哮喘和非特应性哮喘儿童Fe NO的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选择性逆向冠状静脉搭桥术对犬心肌缺血模型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1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缺血组(n=8)和选择性逆向冠状静脉搭桥组(n=8),观察不同时段两组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并在选择性逆向冠状静脉搭桥组经静脉桥在体灌注墨汁,石蜡包埋后切片观察。结果后降支结扎前,两组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结扎后两组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在不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微镜下,经静脉桥灌注的墨汁能在心肌组织间均匀分布。结论选择性逆向冠状静脉搭桥能使心肌得到有效灌注,通过维持犬心肌缺血模型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从而减轻心肌内皮细胞损害,保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苯并(a)芘及其代谢物为模式化学物,围绕着DNA损伤修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周期检测点调控等方面,从化学致癌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角度来阐明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机制已成为当前环境毒理学的热点问题与研究前沿.本文就苯并(a)芘对细胞周期分布与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影响、以及相关信号传导途径在苯并(a)芘对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影响中的作用等方面,对苯并(a)芘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活力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B(a)P、不同染毒时间处理HELF细胞。低浓度染毒组分为10个剂量组,浓度梯度为10.000、5.000、2.500、1.250、0.625、0.313、0.156、0.078、0.039、0.018μmol/L,染毒时间分别为2、4、6、24h;高浓度染毒组分为4个剂量组,浓度梯度为125.0、62.5、31.3、15.6μmol/L,染毒时间分别为2、4、6、24、48、72h;以浓度为0.25%DMSO的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溶液为阴性对照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研究B(a)P对HELF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018~10.000μmol/L低剂量B(a)P染毒组在所有时间点上对HELF的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15.6~125.0μmol/LB(a)P染毒HELF细胞,2、4h后对HELF细胞活力无影响。125.0μmol/LB(a)P染毒6h,125.0、62.5、31.3μmol/LB(a)P染毒24、48h,以及15.6~125.0μmol/L染毒72h对HELF细胞活力存在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B(a)P对HELF细胞活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体外培养神经元探讨长波紫外线(UVA)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原代培养的SD大鼠神经元暴露于UVA,剂量分别为0、3、6、9 J/cm2.照射后继续培养4 h,继之用细胞化学方法进行单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测定,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细胞经过UVA照射及4 h恢复培养后,与对照组比较,光镜下,生命征象未见明显改变,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随照射剂量增加明显下降.结论 低剂量UVA暴露在未导致细胞出现明显损份情况下,可使细胞能量代谢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王强  曹兆进  白雪涛 《卫生研究》2005,34(5):546-548
目的研究900MHz微波电磁辐射对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暴露于900MHz的连续性微波电磁辐射(SAR=1.15~3.22W/kg),进行每天2h、连续6d暴露及一次性12h暴露,以GABA受体蛋白表达为观察指标,研究微波对神经元的兴奋性影响。结果微波电磁辐射影响神经元GABA受体表达。结论微波电磁辐射对神经元兴奋性影响可能存在“窗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